一、为什么我们总是时间不够用?
现代社会就像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某种角色。机器越转越快,人就被推着一直往前跑,疲于奔命。同时,人的消费欲望被无孔不入的广告和形形色色的营销手法拉动着,人们变得无法满足于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是不断地想要更多。如此一推一拉之下,人就会陷入欲望的泥潭,反反复复地折腾,过了许久之后回头一看,人生就这么过去了。
历史学家帕金森提出的帕金森第一定律:工作会自动膨胀,直至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
二、时间管理,让我们越来越快
时间犹如一套严苛的规则,规范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什么时候睡觉不仅取决于有没有睡意,也取决于时钟所指示的时间;什么时候吃饭不仅取决于有没有饿,也取决于有没有到“饭点”。
机械时钟的最早使用始于13世纪的欧洲寺院,用于帮助人们准时的参加宗教活动。直到公元1345年左右,欧洲人才普遍接受将一小时分为60分钟,把一分钟分为60秒。也就是从那时起,时间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参照框架,把人的生活从大自然的背景中分离出来。
现代社会,时间被推上了神坛,而“时间管理”也应运而生,还成了今天的一门显学。
时间管理,教我们如何设定任务目标,如何把任务分解,如何区分重要和紧急,如何把事情列成清单并并设定好时间,如何把控好自己的时间效率……这些方法无疑都都一定的作用,但都是“技术层面的解决”。
技术层面的解决:是指只对问题的表面部分实施干预,而忽视了问题深处的根源。其后果是,问题的表面部分在短暂的消失后又再次出现,甚至愈演愈烈。
我们原本就是因为快而痛苦,可时间管理却教我们更快。
侯世达定律:“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三、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
哈佛大学的李欧梵教授认为,我们应该从一味求快的心理惯性中跳出来,让生活变得更有节奏感,也就是“有快有慢”才够好。像一首音乐的节奏,如果从头到尾快到底,听的人会感到喘不过气来,急躁万分,一般的交响曲都有慢板乐章,速度有快有慢,日常生活的节奏也该如此。
“平衡时间观”提出,在工作场合和生活场合要采用不同的时间视角。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的‘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业为事业而忘记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和价值”。
时尚专家弗洛克在一本名为《享乐主义手册》里列了很多建议:
.找一把公园长椅,坐下来,观察生活
.躺在吊床里看星星
.散步,不要方向
.在完全寂静中看一本书
.在阳光下小睡片刻
.在烛光中洗一次澡
.睡到自然醒
掌握生活快慢之道最关键的是要想清楚什么事情应求“快”,什么事情应求“慢”。
四、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总体上一直呈增加的趋势,但人们主观上却觉得自己的闲暇时间在减少。这个现象可以用时间深度来解释。我们从闲暇中获得的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
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减少被动式休闲的比例,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注:不是时间不够用,只是很多时间我们没用对。工作的时候无计划、无目标,慢吞吞的在磨洋工,该下班的时候又手忙脚乱在收拾烂摊,当快不快。工作之外的时间本该享受生活,感受家庭温馨或是培养兴趣爱好的,结果却都挥霍在刷朋友圈、逛淘宝购物、漫无目的看电视等被动休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