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楚辞·远游(二十一)


昨天我们聊到,诗人听闻至高的召唤便毅然前往,恍惚间踏上了远游的征程。他与羽人同往丹丘仙境,永驻这不死的故乡。清晨在汤谷沐浴发丝,傍晚以九阳之光晒干身躯。吮吸飞泉的甘美汁液,怀抱美玉的精华。容颜如玉般润泽,精神纯粹而更显强健。

这些描写暗含了诗人对现实政治困境的逃避,通过神游寻求精神慰籍,展现对脱离世俗羁绊的追求,象征对高洁境界的渴望。

“质销铄以汋约兮,神要眇以淫”意为形体消瘦才能见出柔美,神气幽远自然摆脱拘谨。

“质销铄以汋约兮”:“质销铄”指肉体因修炼而消融、升华。“销铄”原指金属熔化,此处比喻肉体逐渐脱离凡俗束缚;“汋约”形容精神凝练、纯净的状态。“汋”有洗涤之意,“约”指约束或简约。

“神要眇以淫”:“神要眇”:指心神微妙玄远。“要眇”为楚辞常见意象,形容幽深缥缈之境;“以淫”并非贬义,而是形容精神自由驰骋、无拘无束的状态。

此句描绘诗人通过修炼达到的超越境界:肉体逐渐消融(象征摆脱尘世羁绊),精神则进入纯净而自由的玄妙状态,与后文“载营魄而登霞兮”的升仙意象相呼应。体现了诗人对道家“形神分离”思想的吸收,强调通过精神超脱实现与天地同游的理想。

“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意为赞赏南方炎热气候的功德,美丽的桂树冬天也吐芳馨。

“南州之炎德”:“南州”指南方地区;“炎德”指炎热的气候或南方特有的阳刚之气。诗人以“炎德”暗喻南方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或象征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丽桂树之冬荣”:“丽”意为美丽、繁盛;“冬荣”指桂树在冬季仍保持茂盛。桂树四季常青的特性,可能象征坚贞不屈的品格,或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此句是诗人神游天地的幻想段落,通过描绘南方与桂树的意象,表达对现实污浊的疏离和对高洁境界的渴望。并借自然景物(如桂树)的永恒性,反衬人世间的短暂与苦闷。

“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意为山林萧条没有野兽,原野苍茫不见人影。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超现实场景。具

“山萧条而无兽兮”:指山中空寂荒凉,连野兽的踪迹都消失不见;

“野寂漠其无人”则表现原野空旷冷清,杳无人烟。这种景象通过“萧条”“寂漠”等词强化了空间的孤绝感。

此句反映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通过“无兽”“无人”的极端环境,隐喻世俗的荒芜与精神上的孤独。这与后文“载营魄而登霞兮”形成对比,暗示诗人即将脱离尘世,开启神游天界的旅程。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远游》是战国末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骚体游仙诗。这是一篇神游天地的作品,全文以奇幻想象展现诗人对自由永生的追求,通...
    碧彧阅读 553评论 4 51
  • 昨天我们将文章第五至六段末尾关于仙人王子乔对修道之法的阐述学习完毕,该段文字融合了道家“体到自然”与楚辞的浪漫想象...
    碧彧阅读 444评论 8 44
  • 昨天我们聊到,诗人听闻仙人的召唤,便决意前往追寻,展现其急切而决绝的求道之心。 诗人想象追随仙人飞往丹丘仙境,寻找...
    碧彧阅读 502评论 3 47
  • 远游 屈原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
    耳一文阅读 386评论 4 14
  • 远游 先秦:屈原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
    To者也阅读 22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