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个姑娘,今年XX岁,推掉了家里安排的工作,自己一个人在北京奋斗,但她很骄傲。”、“我的同学小X,和大学男朋友结婚。后来老公出轨,她没有理会别人所谓的劝解,坚持离婚,现在找到了真正的幸福,准备生小孩了。”、“我的表妹 XX(通常是叠字),家里人一直不待见她。她努力工作,帮家里买了房子。这使得家里人对她刮目相看。”
真的,我在朋友圈已经看过这种句子无数遍。然而这些文章的阅读量依然过 10w+,一群读者在下面留言:“谢谢作者!给了我奋斗的动力!”、“我也是这么个姑娘,我相信自己的未来!”哦,对了,这些文章总有一个关键词会出现:姑娘。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民谣圈的影响,“姑娘”一词最近好像有了种特殊的魔力,言及女性生活思想的文章,总是“姑娘”前,“姑娘”后。不过也难怪,你说已经过了青春期,甚至青年期的女性还能用什么词表示?“女生”显得太嫩,没什么涵养;“女青年”则不接地气,过于清高。”姑娘”既朗朗上口(毕竟叫了这么多年),而且在青春调皮之间又有些故事感。
然后啊,在这些文章中,这些姑娘们虽然背景差异很大(有富二代有小城市普通人家出生的也有家庭环境很糟糕的),但是她们都独立,努力,为了理想不断奋斗(即使是天天加班各种忙),还有她们对爱情通常都持有一种异乎常人的理性。就这样,她们在职场上开始各种升迁被重视,与家人的关系变好,还找到一个爱她尊重她给她温暖的男子。啊,这不就是普通人版的“升职加薪当上CEO娶上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吗?
当你撕掉所有外包装之后就会发现这些文章也不过是一种新型的心灵鸡汤,学名叫“姑娘鸡汤”。任何人都应该追求独立和梦想,用自己的努力获得尊重和金钱上的回报,这是我深信不疑的铁律。但是在姑娘鸡汤中,生活被大大简化,熬夜就能做好工作,给家人买房子就能改善关系,心中有爱就能获得暖心情人,如果生活真的是这么简单,大家还需要花时间看这种文章吗?
是的,姑娘鸡汤如同它的母体一样,看完之后通常都能让人进入非常“燃”的状态,就像那些评论区的读者一样。但是这种“燃”要不让人产生不合实际的目标或者愿景(这是害人的),要不就是让人喊喊口号但是行动依旧(虽然无害但是浪费时间就是谋杀生命)。
但更要命的是,这种鸡汤文单独将女性拿出来作为主角,但是推崇和宣扬的东西几乎算得上是普世价值,试问,独立、理性、勤奋哪一样不是世人都要去习得的?但它偏偏放大了这些东西对于女性的重要性。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太过敏感,这给我的感觉就是把女性看作一个特殊群体,她们对这些东西不懂也不会这么做,所以要一次又一次重申。这看似女权的文章实际上隐藏的是可怕的直男癌。
年轻人总爱笑中老年人喜欢看鸡汤,其实仔细想想,那些自己转发并且拼命叫好的文章有多少就是这些鸡汤?严于律人,宽于律己,这点是人性,每个人都有。只是,认清这些文章的本质,不要在它们身上放在过多的时间甚至真的相信了,弯路能少走很多。
最后:
虽然我写了这篇文章,但我依然不敢把它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