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很少做梦。偶尔有梦的时候,也是各种稀奇古怪的事儿,常常一觉醒来就忘记了。这原也正常,毕竟是年轻人,喜欢追逐新鲜的事物,还不能沉下心来认真思考人生的价值。直到最近看了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我才有点豁然惊醒:父母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是否太过忽视他们的感受。
本书是杨先生92岁高龄时回忆三口之家63年风雨人生而写成的回忆录。书中一开始就用梦境的形式,从老母亲的角度讲述了一家人面对疾病和困苦的经历。我惊讶的是这其中,少年人和老年人的梦竟然存在着巨大区别:少年人用希冀的目光去观察这个世界;老年人却因为饱经风霜,反而更加珍视家人间的亲情,渴慕子女的关怀。所以本书竟然完成了一个创举,她把那些老人未说的话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出来,代表所有的父母与他们的子女,展开了一场关于家庭的温馨对话。
这场对话不仅涉及情感需要,也包含了相处之道和人生修养。书中讲道:杨先生的丈夫钱钟书虽然是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在家中却是 “拙手拙脚”,做了不少“坏事”,比如打翻了墨水瓶、不小心把台灯砸了、把门轴弄坏了,但作为妻子,杨先生总是用“不要紧,我会洗,我会修”来包容安慰他,并将损坏的东西一一修好。而“肯委屈,能忍耐”的钱钟书在生活中感情细腻,和妻子一起学做菜,又长期为妻子做早餐;出门散步时一起“探险”,寻找生活的乐趣;和女儿一起做游戏,是女儿最好的“哥们”,真是好一番琴瑟和谐、家庭美满的景象。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的三幅插图,那是一家三口各自伏案工作的照片,大家互不打扰,却又彼此心知对方的存在。或许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或许也是因为这份教育,才有了本书独特的表现方式。纵观杨先生一家一生坎坷,确实如“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一般让人心生悲凉,但这种“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的人生态度,将身体的疾病和人生的困苦视为一场梦,用豁达的心态去看待生命中所有发生的不美好,书中不乏乐观之处、温馨之语,这才是最让人感动和钦佩的。
而对于每一个远离家乡、在外谋生的人来说,家是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虽然很多时候,家仿佛只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客栈”,离开又回来,一次又一次。而身处他乡,很多时候,只能够把那些和家人一同生活的岁月,拿出来一遍遍重新温习,以遣相思之情。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希望在读人生这本关于亲情之书的时候,能够静下心来,读懂其中的幽微韵味。而阅读本书也必将成为所有人去感受亲情,怀念亲人的一种特殊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