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带着孩子们住在长时,不会被现在的情绪困扰,休假的我给孩子做做饭,讲讲故事,陪下围棋,督促作业,晚上一起去散步,吃冰棍,让他们和小伙伴玩耍,。但是,一回潭,看到他爸和他奶,我就很烦躁,发泄不出的那种愤怒。咨询师说我是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不想看的东西,接受不了他们身上的一些东西,所以看到他们会引起我强烈的反应。
昨晚,孩子爸随口问一句我在家里干嘛,我说和你妈吵架,因为每次回家,奶奶都没有做饭菜,今天中午带小崽买完菜回来,看见她给女儿就吃一碗昨晚剩下的腊肉,只剩肥肉。看见小崽回来就起身炒了一碗蛋炒饭。这种事情常有发生,自从和丈夫心生嫌隙之后也没有就此事和婆婆沟通过。我是不太讲究饮食的人,她不搞饭菜,我回来也会给孩子们做的,如果没有挫折我是不会找麻烦的。据婆婆后来跟我妈讲述,她认为我是责怪她不给孩子做饭菜发脾气的,其实不然。如果不是因为孩子爸出门时跟他妈说了一句:“小孩子在家里,就每天搞点饭菜吃。”引起了他妈强烈的不适和委屈,“搞了每次都吃不完,搞那么多干什么。”孩子爸不回来吃饭也不会跟他妈打电话,刚开始加班时他妈不知道,一天晚上做了三个菜吧,他没回来吃,就从那一次,就很少做了。
因为对孩子爸有怨气,一直发不出来,发出来也得不到回应,所以迁怒到他妈身上,当然这些日子我的不耐烦是表现在脸上的,只是今天才说出我早就想说的话。“之前你不是说征收后要自己去买套房子住吗?”碍于礼貌,让这句话听起来不像那么故意找茬,我的语气很平静,当然,结合前因后果她开始发怒,“当初不是你要我过来给小孩子做饭吗?”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矛盾升级,愈演愈烈,委屈的过往顷筐而出。我也很委屈。
我也有点后悔,看到孩子们问,奶奶哪里去了,奶奶会不会回来。奶奶骂了女儿几句出门了,让孩子们成为大人权力之争的牺牲品,挺对不住孩子的,没有忍者不发作,没有坚守在孩子面前不吵架的原则。好像事情真没必要演变到这个地步,但我真的很难受,但好像谁也没看见我的难受,谁也不理解,谁都叫我算了。
不和婆婆呆一起时,有时会挺可怜她,觉得要好好对她,和她呆一起时,真的很讨厌,明明没能力却强势,我从阿姨家带回一袋辣椒,试探着说可以晒干慢慢吃,她嗓门比较大的说家里有那么多,带回来干什么,这种大辣椒晒也晒不干,她放在家里阳台晒怎么晒得干,有一种好心当成驴肝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