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新增笔记若干,较有收获的是逆向思维,主要用于陷入正向思维无法破局时可参考给出更多创造性地选择,所得所思分享如下。
生活无处不逆向。
什么是逆向思维,简单来说叫“反过来”。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个大爷去街头西红柿,三个西红柿3.7元,大爷说做汤用不了这么多,小摊贩拿掉了一个最大的,告诉大爷三块钱,正当旁边人要提醒大爷秤有问题时,大爷拿出了7毛钱,取走了拿掉那个最大的西红柿,这就是典型的逆向思维。我们还能举出来哪些例子呢?比如电吹风,风是从机器里面往外吹的,如果是从外往里吹呢?我们就发明了吸尘器。比如我们走楼梯是我们在动楼梯不动,但是能不能楼梯动人不动呢,于是就有了电扶梯.......
那么这种“反过来”到底是否有规律可循呢?我们可以根据几种常见的逆向思维进行总结,以启发更多的逆向创造。
第一,结构逆向。
何谓结构逆向呢?其实是打破事物原有的结构方式重新逆向组合,寻找新的可能性,比如日本发明的煎鱼不粘锅,就打破了原来的结构方式,在锅煮鱼的过程中,其实火是在下面烧传递热量的,但是鱼总是会糊,该发明者后来想,为什么不可以把热量从锅的上方传递呢,于是就发明了锅盖发热的不粘煎鱼锅。再比如说,
第二,功能逆向。
功能逆向,就是结合你的产品功能反其道而行之产生联想,比如保温杯的主要功能是保热,那么能不能保冷呢,冰桶就自然形成了。再比如说,空调的主要功能是交换屋内热量出屋外,将屋外制冷传输至屋内,于是有些企业,就把空调交换出去的热量,输出到厨房,用于制热,变成家电热水系统。
第三,状态逆向。
状态逆向,其实是系统参与要素的状态置换,比如我们刚才说的电梯和人,变人动为电梯动,比如说我们日常用的锯子,本来是木头不动锯子动,如果反过来呢?就可以变成锯子不动木头动,这便是台式电锯。再比如电螺丝刀,也是如此。
第四,原理逆向。
原理逆向,是指在系统中寻找原理部分,看是否能产生新的化学反应。电动机的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场,然后磁场移动物体,那能不能反过来利用这个原理,让移动产生磁场,磁场产生电呢?于是就有了发电机。电动吹风机的原理,用电制造空气的流动,方向是吹向物体。能不能逆向利用这个原理呢?空气还是流动,但是方向相反呢?于是就有了电动吸尘器。
第五,序位逆向。
序位逆向,就是顺序和位置逆向。田忌赛马,我们刚才讲的大爷挑西红柿的故事,都是典型的顺序逆向。再比如说,火箭可以朝天上打,为什么不能朝地下打呢?于是就有了钻井火箭。龙湖的颐和原著也有个著名的序位逆向的案例,那就是在这块地拿下时,面临着严峻的15m限高问题,几层的高度,几乎是稳赔不赚。这个项目的设计师,向地下扩展了几层,化限高为地下,也是从序位逆向出发思考的结果,结局就是这个项目大获全胜,一举拿下了当年的销冠。
逆向思维的商业应用与人生观。
其实我们举了很多例子,都是针对产品而逆向思考的案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逆向思维的案例远不局限于此,它就像是一个眼镜,带上它便能更广泛的打开脑洞。长短,上下, 高低,内外,明暗,深浅,多少,有无,阴阳,正反,轻重,缓急,肥瘦,美丑,前后,古今,中外, 方圆,左右.....这样的词语想的越多,我们越能时刻保持一种“反过来想”的态度和精神。
以商业模式为例,以前都是人们去外面吃饭,反过来把外面的饭带到家里来,所以就有了外卖;以前是车找人,状态逆向后可以变成人找车,于是就有了滴滴打车;服装行业以前都是厂家设计好之后制作售出,现在已经可以实现反向由顾客设计,厂家生产制作了;灯光用来照明,影子其实就是光的逆向,投影仪则是影子的逆向了;人打游戏是正常的,但是游戏打人呢?就是真人秀;我们还可以大胆一些,市场上有母婴产品,父婴产品是否可行,市场上大量减肥产品,增肥市场也是一块不可小觑的蛋糕等等。
到这里,其实逆向思维还有一道终极的启发,那就是在人生态度上的错峰逆向。“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查理芒格说,“大家贪婪的时候我们焦虑,大家焦虑的时候我们贪婪。”与他相同的还有一个人,大部分人研究如何成功,但是马云总是喜欢研究怎么失败,逆向思考而言,避绕过了很多企业失败的大坑,自然就提高了自己企业的存活和成功概率。
每期三张图,脑洞比你足。(101期)
1.卓越的小提琴广告
这则广告很有趣,传单与雨刷器构成了完整的小提琴。与我们之前提起的动物形状的传单相比,这则广告更有趣的点在于用上了雨刷器,构成了新的完整画面,将产品广告和环境融为一体,就是互动广告的魅力所在吧。
2.求救公益广告
这则广告,有趣的是利用的了剪纸的艺术,掉下来的小人更像是影子,但是也给予了整个画面以隐喻义,拨打电话可以自救,巧妙的剪纸表达, 其实换而言之,还可以通过剪影,倒影,镜子来借助表达。
3,有点小污的产品广告
无需多言,图文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