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重的呆呆平时很喜欢看各大机构的自然教育活动招募贴,也喜欢根据广告贴前半段的那些背景信息和活动内容去猜测可能的活动对象。可令人戳心的是,判断正确的概率极低,而且还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默默在心中感叹:“不合逻辑啊”!
以例为证:
一则是,某基金会的中秋招募,将在某保护区开一个名为“自然守护者”的3天2晚营期,突出的亮点是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地球公民和探究式学习,内容包括巡护体验和步道铺设。
呆呆认为大概是面向中学生的,结果却是招募8岁以上亲子家庭。
另一则是,某地方鸟会少年自然导赏员培训班的年度招新。
呆呆想那不是小小导赏员/解说员么?已经有研究和实务显示了这类活动对参与者的多方面的积极影响,真心实意支持此类项目,愿意多多转发推荐。当翻到招募信息的最后,出现反转:这怎么要求家庭,限定一儿童+一家长(必须是父母中的一位)呢?
呆呆很是纳闷,不忘和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小伙伴们分享这一桩桩的囧事。
出道早但年轻依旧的荔枝表示:“呆呆,你要记住这样的游学99%都是面向小学生。中学生没空,而学龄前又太小,所以只有小学生才会报名。“
之后,小伙伴们转而集体吐槽自然体验类活动盯住亲子家庭不放,想参加得租个孩子。单身无孩的成年人、孩子超龄的中年空巢家庭、有钱有闲的银发族通通都被忽略了。
为什么对外公开招募、普遍收费的自然教育活动都是面向亲子家庭,尤其孩子的年龄在8-12岁之间呢?
可能的原因大概有三:
第一, 正如小伙伴提醒的,8-12岁是个适合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足够可以有体力参与一些有一定强度的户外活动,受了一些教育能学习掌握一些知识与技能,而课业压力还不算大,还有空闲时间,不必全部让渡给学业;
第二, 以家庭为组合参加活动符合中产家庭的养育观念。《2019年中国自然教育发展报告》所调查的公众是一二线城市居民,更精准的说法是城市中产有孩阶层。实际而言,低收入家庭不太可能接触这些活动项目,更多的是孩子们的自由玩耍,而富裕家庭有更多选择,未必需要这类耗费精力报名参加的活动,大可以选择个性化定制服务。而中产家庭恰好是愿意为孩子的教育投入,对组织结构化的活动有偏好的,也愿意接受新鲜的教育资讯,赞同和支持亲子共育;
第三,一大一小的报名组团方式还有出于安全的考量。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其家长作为监护人陪伴左右,也说得通。有家长在旁,也降低了活动师生比的要求,至少也在心理上减轻了活动主办者对安全的担忧。
如此说来,8-12岁亲子家庭作为自然教育活动的首选目标就很合理了吗?
首先,如果说绝大多数自然教育机构希望主要靠卖活动为主要营收,那么大家都依靠这一单一的目标群体,是不是有点经营风险呢?在未来这一群体的数量会怎么变化?人口的第二次转型带来什么不利影响?这一目标客户的需求和支付意愿呢?经济下行,还愿意花费多少在这类自然体验活动上吗?
其次,针对8-12岁亲子家庭的活动的提供方,不只是商业/营利机构,还有非营利组织、政府管理下的事业单位。大量的不同类别机构们短时间内不约而同把资源投向这一目标群体,这正常吗?大量资源被不假思索的堆积在同一处,说明了资源分配不均。如果我们认为自然体验关乎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护环境,那么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权获得接受自然教育的机会,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教育、无论在何处发生。
最后,亲子家庭是最佳的学习组合吗?我们都知道活动设计是需要根据不同对象而改变。同一个主题内容,面向成年人的和面向小孩的是不一样的,而且小孩的绝不是成年人的mini版或低幼版。那么,当同一个活动里,家长和孩子同时现身,尤其是家长陪孩子来的,那么家长在活动中是什么角色?接送者?看护者?学习者?至于学习效果如何,没有机会参与式观察、也没访问参与家庭的呆呆也不知道啊。
在回答“为什么8-12岁的亲子家庭是自然教育机构的宠儿”、“我得租个孩子才能参加自然教育活动”、“我父母得有一人当陪读,我才能有报名资格?”诸如此类的问题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一些重要的事儿呢?自然教育活动提供方得了解受众。尤其是那些年游客量几十万以上的博物馆、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观众研究千万别省略,也不要马马虎虎敷衍过去。自然教育活动提供方也得了解已结束、正在进行的活动到底怎么样了?这些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符合预期吗?活动有什么需要改进之处?正经地做活动评估,别拿数人头、活动百分百满意来糊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