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看北海公园的记录片时就知道有一个地方存放着很多很珍贵的名人石刻,但一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周末去北海看海棠花儿,看着北海北岸铁影壁旁一个树阴掩映下的小红门前排着队,便上前去看了门口的介绍,知道是书法博物馆,抱着看看的心态排队进去参观。
园子不大,进门就被门口两棵古老,高大,挂满粉白海棠花的树和香气四溢的丁香吸引了,感觉小小的院子被花儿包裹着,游人仿佛在花中游,很是惬意。
这是个三进的院落,开着海棠和丁香花的院落是第一进院落叫“澄观堂”。
往里走,是第二进院落叫“浴兰轩”,它门口的牡丹花已绽放。
再往里走就是主院子第三进院落“快雪堂”了,这里是用乾隆帝特批用金丝楠木建成的,“快雪堂”,这是乾隆帝的钦命。几百年过去了,楠木建筑仍然油光锃亮。
据说乾隆44年,有臣下向酷爱汉文化书法艺术的乾隆帝进献大书法家王羲之《快雪时晴贴》,乾隆帝爱不释手,特命增建“快雪堂”,命人以石刻保存名人书法墨迹,还亲笔题写了《快雪堂记》。但现在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不在快雪堂而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快雪堂的彩绘游廊中,嵌在东西两侧游廊墙壁上是乾隆皇帝珍藏的48方石刻,第三进院落也是为这些石刻而增建的,这些石刻有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人的书法真迹,很是珍贵,值得一看。
“快雪堂”的对面有一块高约5米的太湖石,状如浮云,网上说石的一面刻有乾隆御笔“云起”两字,我找了半天没找着,但另一面刻有乾隆诗作一首《云起峰歌》是看到了。
这周有同事去了快雪堂,发来了在云起石上拍到的“云起”两个字,这两字儿在云起石中间,我是前后左右都找了,没想到在两块石头的中间,借同事发来的图片补上这张图片。
这里曾经是慈禧太后赏雪的地方,皇帝的嫔妃们也在这里聚会玩耍;民国年间,《快雪堂》曾经是《松坡图书馆》,梁启超是《松坡图书馆》的馆长,很自然这成了梁思成和恋人林徽因周日经常谈情说爱幽会的地方;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礼也在此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