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无双》里面李问画假钞的情节,更让我深思的是他临摹名画的那些情节,毕竟这世上,临摹钞票的人很少,但临摹名画的人却很多,这让我想起了一部关于临摹名画村落的记录叫《中国梵高》,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在深圳,有一条出了名的景点村叫大芬村,整条村都充满了油画的味道,到处都是在画画的人,他们介乎于画家和工人之间的身份,一遍又一遍地机械性画着同一副作品的同一个部分,很难想象这班工人会和世界名画扯上联系。这种流水线有效的工作模式使大芬村成为了临摹世界名画最大的出产和制作基地。
出产率最高的是梵高的作品,其中有《星空》、《向日葵》还有《梵高自画像》,大芬村出产的作品销向全球各地,也许我身边看到的一幅《星空》就是出自大芬村的。画画的工人和其他工厂的工人并无两样,日复一日地重复做同一个事情,熟能生巧。通常一副画会由多名工人来完成,有人画过成千上万次眼睛,有人画过数不尽次耳朵,他们各自有各自负责的部分,画得比作者本人都熟练清楚,甚至有人能画到和原画十分相似的地步。当中可能会出现少数从工人转变为艺术家的人,但大多数他们就是当画画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他们是在工作而不是在创作。
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地方,其中之一是说,那些画画的工人对自己仿的画的作者还是很了解的,他们知道仿的是谁的画,知道作者的经历,甚至会在茶余饭后谈论起梵高,对梵高充满了惋惜,夜黑人静的时候甚至会幻想如果自己是梵高,是怎样的心情去作画。他们会把梵高当作心中的偶像,敬仰着他和他的作品。这就是艺术带给他们的感悟和美好。
第二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大芬村里有一个工人叫赵小勇,他的梦想就是更接近梵高,他一边工作一边存钱,希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看梵高的真迹。终于他存够了钱,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术馆里,看到了梵高的真迹,在画面前久久注视打量着,好像想用尽一切的力量去看透这幅画一样,我无法想象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但我记得他看画时说的一句话“不一样,颜色什么的都不一样。”经历过如此接近梵高的之后,他明白了,他一生中买出去过十几万幅,都抵不过梵高的一副,因为他是原创,而他只是模仿者而已。在美术馆附近,他看见了自己的作品,但是他的作品只是被当作纪念品在小商店里出售而已,然而之前他一直以为自己的画至少能放在画览上的。也许就在那一刻,他默默下定了决心,要从模仿到原创,从那之后赵小勇便走上了自己的创作之路,不再只是梵高作品的临摹者,他要的是成为和梵高一样的原创者。
我还记得有一部电影《雏菊》,女主角是全智贤,她扮演一位有缺陷的油画家,我很喜欢她这个角色,因为我总觉得能画出那么好看的画的人真的好厉害,尽管自身不完美,但还是能把五彩缤纷的美好创作出来留给大家。
虽然我不懂画画,但不管是临摹还是原创,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前人的脚步中发现属于自己的路,那就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