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山市区出发,一路北上,出了遵化就算是出了唐山界,继续沿着长深高速行驶,此时车子已经在承德界内飞驰。
去年暑假八月份,去了一趟承德的兴隆山,感觉自驾游玩看看山景,呼吸山里新鲜的空气,是绝好的体验。原本计划去年的国庆节再次去承德,结果,因为女儿的舞蹈课而忍痛放弃了出游计划。
这根弦紧紧绷了一年,终于在今年国庆节八天长假之初,似离弦之箭一般,远走高飞了。其实,也没飞多远,还在河北省内打转。不过,今年出游带着老爸老妈,意义非比寻常。
就这样,10月1日起了个大早,收拾行囊,全家老小去寻找诗和远方。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起始于那连绵不绝的山,那沁人心扉的空气,那湛蓝高远的天空,那散漫自由的云朵......
热河,我又来啦!
出发时的天气不是很好,老天爷偏要下个小雨什么的,呼呼的秋风将心儿吹的冷冰冰的。爸妈家的老邻居见我们这个天气还出门游玩,着实佩服啊——呵呵,老爸老妈国庆节出去玩儿,全楼都知道了。
在遵化服务区短暂休息了一下,天还是没有晴的意思。反而过了遵化,到了承德,转过了这片山,天空已放晴。而进入承德市却是蓝天白云的好天气,临近中午才到达预定酒店。
全家老小衣着稍显单薄,是夏秋之交的衣服,而承德市当地人穿的要厚实好多,很明显过的是两个季节啊。不由的心里一紧,担心随身带的厚衣服也只是所谓的厚衣服。
注:碑亭是入山门后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建筑。
承德市是四面环山,贯穿承德市区的那条河叫武烈河,整个城市是依山而建,人们是环河而生。所以,承德市多以某某沟而命名,比如大老虎沟、小老虎沟、温家沟、于家沟、流水沟、大佟沟、小佟沟、石洞沟、牛圈子沟、狮子沟、大榛子沟、小榛子沟、四人沟、水泉沟......
可能承德当地人都数不过来到底有多少条沟啊。
但这沟沟里的空气是忒好了!就算不去什么名胜景区,我也非常满意心肺功能在这个沟沟地儿得到了改善,就连吃个最普通的午餐也是元气满满,丝毫没有混入汽车尾气的味道,反而是浓浓的秋天味道。
注:五塔门高10多米,为藏式白台,中有拱门3座,正中拱门上方嵌有乾隆帝题额“广圆妙觉”。五塔门是藏传佛塔过街塔的一种形式。
承德,古称“热河”。这热河印象的第一站就是著名的外八庙景点之首的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又叫“小布达拉宫”,是著名的网红打卡胜地。“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汉译。来承德一趟,不来这里走一遭真的是可惜这好地儿好景好天气。
从酒店出发,开车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
在停车场远远望着普陀宗乘之庙,就四个字可以形容——宏伟庄重。
注:五塔门之后,是一座清式三间四柱七楼三券门红黄绿琉璃牌楼。
普陀宗乘之庙,是清代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崇庆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建设的佛教庙宇,位于避暑山庄之北,狮子沟南侧,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竣工。
普陀宗乘之庙占地22万平方米,其主体建筑大红台位于山巅,通高43米,台中央万法归一殿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
1994年12月,包括普陀宗乘之庙在内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遗产。
普陀宗乘之庙依山建造,坐北朝南,山门内是碑阁,北是五塔门,高十余米,有拱门三个,上建红、黄、黑、白、绿五座喇嘛塔。
再往北是琉璃牌坊,而牌坊北地形渐高,各式白台、塔台建筑因地形而散置,高低有别,变化多端。最后为雄伟高大的主体建筑大红台。大红台的正面,下面是高达十八米的大白台,其上耸立着高达二十五米的大红台。红台内四周为三层群楼,中央是重檐攒尖鎏金铜瓦项的“万法归一”殿。
普陀宗乘之庙布局分三个部分:前部包括山门、碑亭、五塔门;中部包括琉璃牌坊、白台、僧房等;后部是主体建筑大红台及周围其他建筑,大小共60余处。
过了琉璃牌坊,就是中罡殿和西罡殿。
说到“罡”这个字,我还灵机一动考了考家人,正当家人们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时,女儿看着这个字念了出来,我们反而被她惊讶了一下。但女儿立即说到——那不是下面有拼音吗?
普陀宗乘之庙,最有的看的还是大红台。
从山门口一路沿着石阶向山上走,还是很考验脚力的。但是一想到不远处的大红台触手可及,脚下就立刻生风,恨不得一步子就迈上去。
站在大红台下面仰望,天蓝色和红色还有秋天的颜色相互呼应映衬着,随便怎么拍都特别好看!
大红台位于普陀宗乘之庙最后,位置最高,面积1.03万平方米,因巧妙利用地形将几组建筑连成整体,视觉上进行夸张,更显体量庞大。正面基层是白台,实心,高17米,下部砌花岗岩条石,上部砌砖,白灰挂面,壁设三层梯形盲窗,东西两面砌石阶登道直达白台顶部。
大红台南面正中嵌饰垂直琉璃佛龛六个,黄绿相间,汉式手法,一是标记轴线,二起装饰作用。红台顶部砌女儿墙,墙下三面(东、西、南)装饰黄琉璃佛龛,拔檐石下置排水长槽。红台内里五至七层为三层阁楼,每层44间,四面合围,亦称群楼。
顺着大红台的台阶一路走上去,自己所在的高度也随着山势而渐渐升高。倚着大红台坚实的围墙,在每一个不同的高度向远看,外八庙四周的景色尽收眼底。
那耸立了漫长时光的磬锤峰(俗称“棒槌山”),那建设了长达九十年之久的避暑山庄,都可以在大红台上远远的与之相对。而刚才路过的琉璃牌坊、五塔门......也都掩映在秋色中。
还好,越是登的高,距离太阳就越近吧,一点儿也不冷。可能多多少少被大红台的气势震慑住了吧,不敢冷了。
也可能是与家人同行,一路互相暖着的缘故吧,也可能是因为女儿红彤彤的小脸,沾了大红台的喜庆呢?站在小布达拉宫上,远眺凝视远方,也可以将时光拖的慢慢的、长长的。
而午后的阳光更是灿烂,迟迟不愿西斜,继续陪伴我们在大红台上晒着自己的心,将自己的心情晒给太阳看。
走在这样的景致里,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智慧,将这么美的艺术瑰宝留给了后人。
我仰头看了好久!
而真正让我动容和无言的,是此时此刻的踏实和静心。
很早就知道,很早也体验过,凡是佛教圣地都可以让人心静。但站在普陀宗乘之庙,感觉距离遥远的西藏布达拉宫更近了,更坚定了自己一定去西藏看看的决心。好像,旅游也可以成为一种好习惯。
喜欢这随风飘的经幡。
这经幡的颜色都是固定的,看似五颜六色的,但,是不能随便创新的。而且,经幡的颜色也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有很严格的规定。经幡的意义很明确,不是为了美化环境,而是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
很多游客在这里留影拍照,稍作休息后,继续前往大红台的更高处。
待续......
拍摄的照片很多,选出来的都是经过仔细比较后取舍的。
出镜:颖
声明:文章图文均为作者“追阳葵花”原创,未经允许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引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