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誉与世态炎凉》
大约在九年前我买了一本季羡林先生的《我的人生感悟》,匆匆的读过一遍之后一放就是多年。前天,因为要写一篇关于人生感悟的文章便从书架上找出来重读。其中有两篇短文引起了我的注意,一篇是《毁誉》,一篇是《世态炎凉》。
在《毁誉》中,先生说:“好誉而恶毁,人之常情,无可非议。”
先生认为,古代豁达之人倡导把毁誉置之度外,他主张应该把毁誉置之度内。并说,置之度外,可能表示一个人心胸开阔,但是“我有点担心,这可能表示一个人的糊涂。”
他主张,对毁誉要加以细致分析,要分清是谁毁你谁誉你?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原因?这些原因都搞不清楚,只谈毁誉,至少是模糊。
他在文中还举了一个好笑的例子,一个心爱的人,只长了一只眼睛,于是他认为天下的人都多长了一只眼睛。这样的毁誉靠得住吗?
他说,像子路那样“闻过则喜”他做不到,也不想做。一定要搞清楚说的人和说的原因,才能定是“喜”或是“怒”。
对《世态炎凉》,先生认为,“古今所共有,中外所同然”,用不着多伤脑筋。但是,对世态炎凉的感受和认识程度,却是随着年龄的大小和处境的不同而很不相同的。有一条定理:“年龄大小与处境坎坷同对世态炎凉的感受成正比。年龄越大,处境越坎坷,则对世态炎凉感受越深刻。反之,年龄越小,处境越顺利,则感受越肤浅。”
先生在他望九之年的八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中,曾一波三折。“好运与多舛相结合,坦途与坎坷相混杂。几度倒下,又几度爬起来,真是参透了世态炎凉的玄机,尝够了世态炎凉的滋味。”
世事难料,人生无常。
先生生前所经历的《毁誉》和《世态炎凉》,在先生死后人们也没放过他。
先生故去之后,书店里增加了许多先生生前的著作和一些友人的纪念之作。其中有一本是他儿子季承写的,书名是《我的父亲季羡林》。我在一个叫《字里行间》的书店翻读过,大都是回忆一些家事,其文笔难以望其父之项背。
就是这本书,立刻遭到了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的抵毁。有人说季承把他父亲季羡林说成了一个无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留在德国十年),无家(只顾自已研究学问,不问家里事,季承本人及他和他姐姐的孩子都是自已考取的留学奖学金,没人得过季先生的资助),无情(自已在国外与德国姑娘谈恋爱,扔下家里的妻子不管)的人。
真是一石二鸟,既抵毁了父亲,又贬低了儿子。想想季承真是费力不讨好,本想乘机表现一下赚点稿费,结果却遭到别人吐槽,真是始料所不及。
好在,季先生生前早有自知之明,他告诉我们说:“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对我都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真有一个人,人人都说他好,这个人很可能是一个极端圆滑的人。”
让我吃惊的是,季先生的书只炎了几天,等我半个月后再去书店时,他的书基本都已下架,他儿子季承的书更是了无踪影,没想到这么快就凉了下来。
我想这真是一个浓缩的时代,一个人和他的作品刚刚在我们面前展开,还没来得细看就被推销商收回去了。
在我们有限的记忆里,记住一个人本来就不容易,却又这么快忘掉了,特别是他儿子季承那本书,除了我翻看过,可能卖不出去几本。
于是想到,连一代大师都这样被《毁誉》被《世态炎凉》,更何况我们这些平头百姓?
于是,心态开始平和起来,也就渐渐忘掉了身边的一些忧虑和烦恼,是的,我们每个人都难免被别人《毁誉》,如果我们做的不对,那么被人家毁就是应该的;如果我们做得对,又有什么怕别人毁的呢!当然,对于别人的誉,也不要沾沾自喜。也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遍长安花。”
至于被别人炎或者凉,顺其自然好了,任凭风吹浪打,稳坐钓鱼船中。再说,人家要走,你留得住吗?
季先生虽然离开我们有一段时间了,他老人家积多年的人生感悟,读起来仍然让我感到受益非浅!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他那样去参悟人生,何愁人生不豁达,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