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河美居坐大巴半个小时,七拐八拐来到越秀区这个四周高楼包裹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因雨后初晴,馆门口的花草树木青翠欲滴,干净清新,鲜花怒放,芳香四溢。此馆扩建于2021年6月,赶在建党一百周年时建成,作为献礼,展示世人,更具历史意义。
此地为越秀区恤孤院,2006年就在此建成纪念馆且对外开放,只是规模较小,并不引人注目。2021年扩建后,此馆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教育”中,作为红色教育资源发挥较大作用。
中共三大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大会确定了以国民革命运动为党的中心工作,决定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并揭开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序幕。
馆虽小,但内容不少。展览通过文物、照片、图表、绘画创作及立体场景等陈列展示手段,加上融入数字化多媒体新技术,将现代科技与历史叙事相结合,讲述了那段红色故事,营造了真实历史氛围,渲染大革命者的情景,立体生动地还原了党的三大会议召开历史。
整个展馆分成四个部分,一是上下求索。主要讲中共三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二是凝聚共识。主要介绍三大的等备、过程和成果。三是风起云涌。主要介绍轰轰烈烈大革命的影响和贡献。四是理想之光。主要新中国成立前牺牲的中共三大代表,以及弘扬大会代表的理想和信念。
通过参观学习,我们明白了中共三大有八个“首次”特别重要,具有鲜明特征。一是首次修订党的章程。二是首次制定《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三是首次制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四是首次通过党史上第一部《农民问题决议案》。五是首次在党代会闭幕式上唱《国际歌》。1923年6月20日,中共三大的最后一天,全体代表到黄花岗72烈士墓园举行活动,由翟秋白、张太雷教唱《国际歌》。在三大党代会闭幕时唱《国际歌》的传统延续至今。六是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唯一一次共同出席的党代会。陈独秀、李大钊都因事务繁忙未参加中共一大。中央二大、四大的时候,陈独秀参加,而李大钊没有参加。七是李大钊唯一一次参加的党代会。到中共五大开幕的时候,李大钊已入狱20多天,不仅无法参加会议,还在五大召开的第二天被反动军阀杀害,年仅38岁。八是毛泽东第一次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层。中央委员会五人中,陈独委是委员长,毛泽东是秘书,所有的中央重大决议文件都要经过委员长和秘书鉴字,至此,毛泽东已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核心层。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1923年4月,中共中央机关从上海迁至广州春园24号,直至同年9月,这里一直作为中央机关的主要办公场所,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革命的中心。中共三大期间,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张太雷等部分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春园24号居住办公,在此研究国共合作的方针政策,起草中共三大宣言和各项决议草案,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参观中共三大旧址,回顾那段历史过往,汲取红色基因营养,吾辈更感责任重大,更要努力学习,积极工作,更会懂得感恩,学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