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第一次来到了首都北京。准确的说,是第一次来到北方。
第一次走进了雄伟壮观的机场与航站楼,穿过了现代感与豪华感并存的候机大厅,第一次经历了相当严格的登机前安检,看到了笑容甜美,服务贴心的空姐,第一次长达两个小时处于通讯中断状态,并在距离地表八千多米的高空享用了一顿晚餐。
算是多了一种人类所发明的交通工具的乘坐体验,又多见了一层世面。
抵达北京的时候,已是傍晚七点多钟。明显感觉到一股凉意袭遍全身。
此行目的地在六环附近,离北京市中心近五十公里,是北京市的最外层,最边缘地带。出租车一直沿着六环的线路行驶,我的两眼也紧紧盯着窗外,生怕错过不一样的北方景致。
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纵横交错的立交桥,没有密集人流的红绿灯路口,没有看到一丁点名胜古迹的影子,没有看到电视里常见的标志性建筑,没有感受到一座千年名都的神韵和风采。
看到了路边稀稀拉拉的行人,穿着厚厚的外套,紧紧裹住领口;经过了狭窄昏暗,连路灯都没有的街道;在某个街角拐弯处,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广场舞音乐;甚至偶遇几辆无所顾忌,肆意窗红灯的私家车……
我是不是来到了一个假的北京?这明显是北方的一个大农庄嘛!难免有些失望,难免有些质疑。
可是转念一想,太正常不过了。一个城市再大,再繁华,再盛名远播,它也会有层次感,会存在边界。它的都市属性、集中化、标准化程度由里向外逐级减弱,在边界地带,甚至与纯粹的乡野村舍没什么差别了。
这一路我又在想,不管离“真正的北京”有多远,接下来几天时间,我一定要抽空出去感受一下祖国心脏的跳动,绝对不枉此行。
事情的进展往往不随人愿。由于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整整四天,我都没踏出过此行目的地——某学院半步。
可能很多人会为我感到遗憾。但是,事情的发展有时候也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化,在遗憾之余,竟然也有收获和惊喜。
四天时间,每天都是与明媚的阳光,湛蓝的天空相伴。在这个宽敞干净,秋意正浓,如诗如画般的校园里或闭关读书,或治学研究,或培训提升,或交流切磋,都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
很久都没找到过这样一个能同时让身体、心灵和思想都得到片刻安宁的地方了。
虽时不时有寒风拂面,但吹向我的是真正的北方之秋风;虽足不出院数日,但伴我入眠的是真正的北方之秋夜;虽附近是一片荒郊沃野,但放眼望去,看见的是远方延绵不绝之山关,感受到的是北方万里秋原之雄浑与豪迈。
斯有如此,夫复何求?没有见证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文化、科教之北京又怎样?整个北方可都为我谋划了一场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