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关注人,还是关注事?

如果说孩子放学回家跟你说,“妈 今天老师找我事了,老师批评我了”,那你通常会怎么回应呢?“老师找你的事,咋不找别人的事,肯定是你没做好……”这样可能就会阻断我们的交流,孩子甩门而去,而你也觉得很委屈,“我也是为他好啊,我也是想让他有自我的反思呀,怎么就这么不懂得家长的心呢?”

那其实你想让孩子懂得家长的心,那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感受一下孩子。当你受了委屈,想跟家长吐露心声,那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呢?家长的倾听理解和共情,那如果说没有得到你想要的,反而遭受了否定、批评和指责,在没有了解事情真实情况的时候就认定了是你做的不好,那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嗯,生气,愤怒,沮丧,不满等等,那也就是说家长关注的只是事儿,而并非是我们这个人,我们的感受、体会、情绪、需求,都没有被看到,那久而久之我们还愿意敞开心扉跟他们说自己的心里话吗?

可能大多数的时候你就不愿意再说了,因为不说还好,说了好像新鲜的伤口上被撒了一把盐,快掉下悬崖时候,扒在悬崖边上的手上又被踩了一脚……

关注到了这个人,才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同频共振的沟通,是爱与爱的传递,而所有的教育都是基于爱的教育并非只是讲道理。

当孩子遇到一些困难,遇到了一些挑战,我们是看到这个人了,还是只看到事儿了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