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剧《亲爱的自己》的热播,剧中阚清子饰演的张芝芝的故事引起了无数女同胞的热议,张芝芝婆婆不仅重男轻女,还插手孩子的教育,张芝芝婆婆觉得给孩子花2万元上早教课是花冤枉钱,悄悄退掉了早教课,而张芝芝则认为这是在投资。两代人的育儿观念出现了分歧。
早教课是什么,现在市面上的早教中心很多,各种各样课程形式让家长们眼花缭乱,但总的来说绝大部分早教课程都是从肢体训练、感官教育、艺术和音乐等几个方面进行双语教学,一节早教课45分钟左右,通过上早教课来达到孩子的九大成长目标:安全感、意志力、目标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平衡、力量、速度。
现实生活中,我相信很多妈妈都给孩子报过早教课,我也不能幸免,在儿子1岁10个月的时候就给他报了早教课,当时也是心疼钱啊,但是我也像张芝芝一样,始终认为孩子的教育不能省,要不然自己的孩子就要落后了。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自己不会教育。第一次做妈妈的我,连如何与孩子相处都不知道,于是,只能寄希望于早教课,与其说是教育孩子,不如说是父母在上课,通过上课,我知道了平常该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教育孩子。
可尽管这么多好处,我还是后悔给孩子报早教课了。
作为双职工家庭,早教课肯定都是周末上,从准备去上到上完回家,不管是几点的课,一上午或者一下午的时间都过去了,而且老师会告诉你不同的年龄段需要上不同的课程,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不同的作用,于是,我儿子最夸张的时候一个周末要上3节课,周末就这么在孩子上课中度过了。
不得不承认,各个早教机构的课程都是由儿童教育专家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是真的好,但是安全感、意志力、目标感这些东西真的能通过在几平方的小教室里学到和体会到么,我想我们的答案是一样的,不能。
儿子上幼儿园后,我才渐渐觉得,孩子最需要的其实不是早教,而是与自然和社会接触的机会。
平时家长们上班顾不上孩子,都是由家里老人或者保姆照顾,周末上两天的早教课,孩子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人的心智是通过感官和知觉形成在思维上的认知整合、判断、推理,如果孩子们没有真实的认知,没有与自然的接触,没有在自然中学习、探索、体验的经历,他们的感觉和知觉都会受到影响,容易变得孤独、焦躁、易怒,在道德、审美、情感、智力成长中有所缺失。理查德·洛夫在他的著作《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中曾指出,“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很多东西是上早教课无法得到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上了早教课还感统失调的原因。
家长们何不利用平时的时间多多学习育儿知识,在平时注意对孩子的引导,把周末空出来,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夏秋冬的变化、听虫鸣、闻花香、看落叶、赏冬雪,用心体会人生,感受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