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骏730是2014年7月30日上市,上市以后马上成为爆款,当年销量就达到12万台,次年销售超过32万台,2016年最高销售了37万台,到2018年只用4年累计销量就过百万,成为上汽通用五菱神车家族的一员,这些靓丽的数据证明了咱上通五也能做好乘用车开发。
但要说起它开发的时间那就长了,应该是随着宝骏630开发成功后就开始了,公司的内部代号叫CN200,而五菱宏光内部代号是CN100,也有乘用车1号和乘用车2号的说法吧!
也就是说它是公司第二款自主开发的乘用车产品,当然基础平台借用了不少宝骏630的结构,特别是发动机舱布置。动力总成和悬置系统基本借用,只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新的悬置供应商。
大家都知道宝骏630是柳州泛亚开发的,2011年成立的泛亚技术中心柳州分公司将作为上汽通用五菱的乘用车产品研发中心,承担合资自主品牌宝骏的研发工作。也就是说上汽认为本土上汽通用五菱是不具备开发乘用车的能力的。
为了打破这一说法,公司自己自主搞了这个项目,摸着石头过河,开始了真正的乘用车开发尝试,虽然五菱宏光上我们取得了成功,但那毕竟不是一款纯粹的乘用车,连乘用车标配的液压悬置都没用上,在这个故事里,我主要还是要聊聊这款车型悬置系统开发中关于悬置开发的几个小故事。
以前我们公司的车以后驱为主,之光和荣光是中置后驱,宏光是前置后驱,到了宝骏730,终于介入前置前驱悬置系统开发了,虽然前期我经历过一个乐驰换装国产发动机的悬置系统开发项目,但那是外包给韩国咨询公司做的,自己发挥的作用很有限。只是通过那个项目大致知道了TRA布置的基本概念而已。
由于考虑低成本的缘故,在车型开发时没有沿用原供应商安徽中鼎的产品,而是定点给了浙江三门世泰,他们也是首次开发液压悬置产品,加上我们也没有经验,以为有图纸再加上可以拿宝骏630的产品解剖了直接逆向,应该问题不大,但实际开发过程中我们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
拿到首批样件装车测试发现怠速隔振率很差,加速工况车内噪声也不满足要求,我们觉得很是纳闷,但是就换装宝骏630的零件上去,马上就又能接受了。两个零件从外观上看,又看不出什么问题,真是怪卵啦。
测试三门世泰提供的装车样件的性能,发现怠速小振幅25HZ±0.05mm时动静比达到了3.44,超出了目标,而低频大振幅虽然阻尼角有50度,但峰值所在频率在14HZ,也不满足要求。
后来请教了亚新科的悬置牛人杨首席,他建议我们用ADINA对液压悬置做流固耦合分析看底膜形状设计不合理,他认为可能是悬置一装车有预载后,液压悬置的底膜顶死了底座导致动刚度升高。建模一分析果真如此,于是对底膜形状以及下盖板深度进行了更改,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
至于阻尼角峰值频率,则要通过调整惯性通道的参数来解决,比如增大惯性通道长度等措施,而阻尼角的大小则与上液室体积刚度有关,可以通过更改解耦盘的穿孔率来改变。液压悬置的低频动态性能也是可以通过仿真计算来模拟的。宝骏730的当时更改方案如图所示。
除了以上问题外,宝骏730开发时还遇到了过坎异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当车辆以20公里左右的速度通过减速带时,车辆右侧会发出声响,驾驶室内能够明显的感知到,可能会遭到大多数顾客的抱怨,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液压悬置结构进行分析,我们找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那是由于悬置过坎时的大位移和大冲击导致悬置主簧及扰流盘迅速向上液室的流体施压,该压力造成橡胶解耦膜在上下解耦盘之间拍击,形成了声音。这种情况在解耦盘或者解耦膜式的液压悬置中普遍存在,我们是如何解决的呢?
经过多种方案的装车验证,最终通过更改解耦膜和解耦盘的结构搞定了这一问题,具体方案是在下解耦盘上增加凸点,使得解耦膜拍击解耦盘前,凸点先接触解耦膜,起到了缓冲和吸收能量的作用,从而降低了解耦膜与解耦盘之间的拍击声响。这些方案还申请了好几个实用新型专利,全部获得了授权。
以前的车型悬置支架材料主要以钣金为主,很少听说支架断裂的。宝骏730是我们首次在悬置支架上大规模采用铝合金材料,新的问题又出来了。
铸铝件对铸造工艺的要求很高,要不然就会由于疏松等铸造缺陷导致零件断裂,甚至出现0公里故障,这就要求对铸件的二级供应商都进行管控。铸铝件还有受到冲击比钣金更容易脆断的特点,所以对于悬置安装螺栓的选用,零件安装表面粗糙度都有更加明确的要求。
比如早期路试左悬置铝支架除了几起断裂故障,看断口看不出有什么故障缺陷,计算应力也没超出零件抗拉强度。后来通过对螺栓扭矩,配合表面粗糙度,抗滑移性能计算等多方分析才找到了原因。
所以就,每一个新项目,都能让我们遇到不一样的新问题,其原因分析,措施制定,方案验证已经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我们每一个项目参与者学习的机会,只要你把发自内心的热爱和专注运用在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上面,就能不断的突破你的能力圈,让你进入更加崭新的未知领域,引导你更深入的学习专研。
神车的铸成是公司各部门人员协作的结果,许多人因为车型的成功升职加薪了,我呢,作为一名普通工程师有幸参与神车开发,也是人生履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记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