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后,我由一名职场女性变身为全职妈妈,每日主题除了孩子的屎尿屁,就是干不完的家务、操不完的心。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沉睡心底的内在小孩也渐渐的苏醒了。我惊奇的发现,对待孩子并非出于心中自然流淌出的爱,而是一种身不由己的应激反应。
儿子三个月左右时,有一天下午他无缘无故哭闹不止(说“无缘无故”是因为我当时根本没有能力发现他哭闹的原因),我当时心力交瘁,百般哄逗无效,居然伸手打他屁股,然后抱着他一顿号啕大哭。
儿子1岁左右,半夜频频起来吃奶,搞得我晨昏颠倒、记忆力直线下降、脾气暴躁、口舌生疮。又一次我没有能力搞清楚深层的原因,转而求助于育儿书,找到一“妙计”:用哭声免疫法断夜奶。我忍着乳房肿胀结块的疼痛,听着儿子在卧室连续一个多小时撕心裂肺的哭泣,在客厅来回踱步、默默流泪;接下来的第二晚,儿子没有像育儿书描述的那样哭泣时间缩短,反而持续一个半小时;第三晚我在他声嘶力竭的哭泣中放弃了这个狗屁计划,又开始按需喂养,而儿子的嗓子却彻底哭坏了。
斗转星移,“糟糕的两岁”不期而至。应对叛逆期的法宝,就是简单粗暴的打骂。打完骂完孩子,就在心里把自己谴责千万遍,那段时间心理极度扭曲,却不明就里,也不能自拔。出去询问相好的几个妈妈,都说会打自己孩子,我随即安心不少,感觉自己不是异类,棍棒底下出孝子嘛!
孩子进入社交敏感期,非常渴望外面的世界,渴望与同龄人嬉戏玩耍。可我却突然宅起来了,用大量的家务和一些课程学习把自己的时间塞的满满的,明明在家里与孩子相守,实际上心却离着十万八千里。孩子在这段时间里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妈妈,陪我玩一会吧?”可我总是用各种方法拒绝他、敷衍他,也是在这段时间他开始痴迷电子产品里的动画片和游戏。我想装的无所谓,但总有个声音在谴责我,说我是个不负责任的妈妈,内在的拉扯耗损无数精元。
亲子日常互动,处处皆学问。而对于我来说,却处处都是雷区。给孩子处处设限制:一天只能喝一杯酸奶、吃一次甜点、出门玩耍只能一小时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与此同时,也爆发过数次激烈的夫妻内战,婆媳关系也矛盾重重,一度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意义。我能做的也只是找个人诉诉苦,擦干眼泪继续这种中了木马病毒的生活。
你要问木马病毒从何而来?《当我遇到一个人》里有详细说明。试问,你来到人世间遇到的第一个人是谁?所有人的答案应该都是统一的,那就是母亲。是的,母婴关系,决定着孩子的一切关系。所以,我们自小到大的生活一直都在下载母亲的版本模式,包括木马病毒。
妈妈和奶奶一辈子都在“权力斗争”,夹在她俩中间的我总是左右为难。白天妈妈上班,我跟着奶奶,每天耳边回响的都是奶奶跟邻居家长里短时对妈妈的各种咒骂、抱怨——为什么把我当不懂事的小屁孩,为什么要守着我说我妈妈坏话?傍晚妈妈下班,接我回家,开始跟爸爸诉苦,新一轮的语言暴力轰炸又进入我的耳朵——我的奶奶有那么差劲吗?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把我交给她带?所以,我跟她俩谁都不亲近,也不敢亲近,怕亲近妈妈,得罪奶奶;还怕亲近奶奶,得罪妈妈。可笑的是,等我长大后,她俩都分别抱怨我跟她俩不亲近。当时我很痛苦,因为我也不知道原因,我也想要和母亲逛街时手拉着手,谈笑风生,也想搂着奶奶的脖子,亲昵的依偎。试问,你们从小到大给过我这样的机会吗?如今,看清实相,我终于能够放下背负多年的负罪感了。
从十几岁叛逆期开始,我就告诉自己要成为和母亲截然不同的人。可我悲哀地发现我仍然活在她的影子里,她对我的影响都在潜意识里。上个月末,我忽然萌生想做家庭保洁师,一阵狂喜后觉得找到了今生最爱,于是马上电话应聘、面试、培训,看起来顺风顺水,还是高薪。可是翻看我写过的那些梦想清单,里面没有一条和保洁有关系,在那一瞬间我知道了,这不是我的梦想,我是在模仿我妈妈年轻时的那次转行决定,而这次决定给她带来的是后20年马不停蹄的操劳奔波、到如今应该含饴弄孙、享受天伦的年龄,依然无法脱身。我不禁惊出一身冷汗,差一点,我也深陷其中,幸亏清醒过来了。
在《当我遇见一个人》的字里行间,我的意识一次又一次地重回那些记不清楚的婴幼儿时期,揣测自己的处境艰难;又一次次地回顾这几年的育儿时光,咬紧牙关,攥紧拳头,不得不承认自己犯尽了错误,给儿子造成太多太多的伤害。皮肉之痛尚可消除,心灵的创伤还可以补救吗?这本书告诉我: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1、有觉知。
父母要对自己日常育儿中的起心动念保持觉察、警醒,看看哪里还有纠结之处?为何而纠结?自己在恐惧什么?父母有没有类似的课题?
当自己因为孩子的行为而失控暴躁时,要有一个意识:自己内在“受伤的婴儿”被启动了。
2、不评判。
对孩子的情绪无条件接纳,允许他的无聊、气愤、悲伤、嫉妒……
孩子所有的问题,都在呼求爱。
要看到自己眼前那个活生生的孩子,而不是自己内在的“受伤小孩”。给予孩子他所需要的慈语与拥抱,而不是评判与暴力压制,那样只能阻断能量流动,让亲子关系疏远。
3、不限制。
不要把自己的限制性思想传递给孩子,你告诉孩子糖只能吃一颗,到超市只能买一件喜欢的玩具,你的孩子长大后即使鱼和熊掌有能力兼得,他也会只允许自己拿一样。
培养一个天才其实很容易,只要父母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保持谦卑,不拿自己有限的头脑去教育孩子即可。
4、不贴标签。
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五花八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孩子的问题是家长内在问题的投射,你看到孩子多动,可能他是被你禁锢的太久,精力无处发泄导致的;你发现孩子撒谎、偷窃等等,可能是你平时处处提防、不相信自己的小孩,或者语言暗示太多了。直接说孩子多动症、骗子、小偷也许会毁了孩子一生。
5、不改变。
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人格来尊重,他不是你梦想实现的工具,也不是你的延续,更不是你的臣民。他是他,你是你,不要企图用你的价值观去影响他。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
任何粗暴改变孩子的努力,都会埋下可怕的伏笔。
6、不控制。
控制是对孩子的情感勒索。
父母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那里体验到扭曲的痛苦。
只要父母能管住自己,不试图去教育孩子怎能生活、怎么思考,孩子就可以活出远超出父母想象所及的精彩人生。
这几日我把家里藏在各处的零食统一收纳到厨房低处的柜子里,并告诉孩子他想吃就吃;
把他心心念念的iPad也交给他,让他自己选择节目,掌握时间观看;
对于他的一些幼稚想法,我只是认真听,不问不答,再也不像往日,急于说教,给他灌输我认为对的事情。
而他像一棵被压制好久的小苗,终于可以舒展开来,但并没有毫无节制地吃零食,反而因失去了到处找寻零食的兴趣而对零食也冷淡了;
选择的动画节目都是关于恐龙的主题,今早他还在看一档BBC恐龙纪录片,我坐在一旁深感乏味,他却看的津津有味,看完告诉我,他的梦想是当一名恐龙考古学家;
我忍着没有告诉他考古学家工作环境多恶劣、生活多乏味——这都是我的偏见,不是吗?再说了,三岁小儿的话,何必当真,也许过些时日,他的兴趣又转移到别的事情上了也说不定呢!
读了一个妈妈的育儿文章《带孩子那几年,我被带出来的童年创伤》感觉很有共鸣,教育的本质,绝对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