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

犯错以后惶惶不安,结果又接二连三地犯错。

所谓“情绪化”,指的是情绪占据主导、人失去理智的状态。

除了“愤怒”之外,“不安”也是一种会导致这种状态的情绪。而且它与“愤怒”一样,会在“情绪化思考”的作用下滋长繁殖。

犯错具有冲击性。因为人是在按部就班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被指出)了错误。

人在遭受冲击之后会因为“不想再次遭受冲击”而保持高度警觉,所以脑子里都是“怎样才能避免再次犯错”,以致无法集中精力,进而一错再错。

这时,除了应对冲击的警惕性,“自己是不是很容易犯错”“再犯错别人会怎么看我”等“情绪化思考”也会施加影响。于是,人就在不断膨胀的不安情绪里饱受煎熬,造成再次犯错。

这种“忐忑不安引发一错再错”的状态,也属于一种“防卫偏离”,但是身心在遭受冲击之后,难免会进入“试图避免再次遭受冲击”的模式,所以出现这种状态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只要能够意识到“自己遭受了冲击”,那么在完全冷静下来之前稍事等待,就能够避免“防卫偏离”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起码要能够意识到“现在正处于遭受冲击的状态,一定要比平时更加小心”,这样便能够更加平稳地度过这个阶段。

我们一直在谈论“情绪化”,而“情绪化”本身其实也是一种“防卫偏离”。

我们探讨的并不是“情绪化等同于不成熟”等层面的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无法实现自我保护”的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