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在修订一部过往参编的教材。手指敲击键盘的过程中,忽的想起了过去主编的一部教材,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从前。
20多年前,整个社会还在使用座机电话线上网,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开始在高校流行。那个时期,负责主编一部教材时,提出了“电子化立体教材”的概念。
这是根据当时电脑的普及使用,以及互联网接入与网络资源的状况,设想将拓展性教学辅助资料制成光盘,用于教材使用者在电脑上阅读学习。
光盘载入的教学辅助资料,包括:相关法律条文、案例分析、文书实物及格式、习题,以及教学重点、知识点、全国历年有关统考试题,甚至还制作了简单的授课课件与教学视频,供使用教材的师生参考。
这个设计思路一经提出,当即得到出版社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尽快拿出光盘样盘,边写书边完善内容,并打算把这种编写模式推广到出版社所有在编的教材。
这种活干起来特得劲儿,很短的时间里就把教材编写大纲、光盘样盘交给了出版社。不久,就得到了回馈意见。
“哎,开会时,当我提出这种编写思路,会场上一下子炸开了。纷纷议论说是从没有见过这样编书的,我把光盘内容当场播放出来之后,还有人说这种高科技他们做不来。”领导十分感慨,接着说:“这些正说明教材改革势在必行,这部教材一定要率先搞出来!”
2004年7月,这部教材正式出版发行。之后,几经修订再版,一直使用到现在。当年,这部教材首发时,正值我国互联网电话线上网的高潮。手机还仅是用来通话、发短信,智能手机尚未出现。
随着我国互联网应用技术与宽带接入的迅猛发展,上网查阅资料已经不是天方夜谭。
这时,出版社采纳了“建设教学辅助平台,为教材使用者提供更多信息服务”的建议,筹建了为多部教材提供教学资源服务的网络平台。教材的使用者不仅可以阅读纸质的教材,还可以借助网络获取更多的授课、深入学习的资料与信息。
为此,出版社还派出两名网络技术人员专程前来研讨搭建网络平台的需求。记得,那是两个年轻的理工男,我们凑在一起不停地讨论了大半天。接着,带着他们两个参观了学校的网络实验室、机房与图书馆。第二天他们就急着赶回去了,说好了,等网站建成了再来。
2020年,这部教材又做了一次修订。这时,教材已经将拓展性教学内容编制成二维码。阅读者用手机扫码后,即可通过手机阅读相关的教学资料。编辑说,这是他们到高校调研后的结果。现在的大学生普遍习惯用手机查阅资料,编制二维码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学习条件。
另外,出版社把拓展性学习辅助资源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为本科学生提供学习本门课程辅助资料,二是为更加深入学习准备考研的学生创造条件。据说,这些举措得到许多学生的点赞。
这次教材修订后不久,便接到出版社的通知,说是目前全国正在开展优秀教材评选活动。经过他们摸底预测,同类教材中这部教材很有特色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希望尽快通过所在学校提出申报,出版社可以协助提供教材实际使用等方面的情况。
毕竟已是退休多年,物是人非,学校的许多部门都是陌生的面孔。不无遗憾的被告知,名额有限,只能把机会留给在职的教师。而且,按照现有的规定,退休教师的科研成果不能计入学校的业绩。
听罢,唏嘘不已。从此,教材的修订编写移交给在职的教师,希望他们继续有声有色的搞好这部教材的建设。
轻轻手抚书本,当年编写教材时的情景逐渐浮现在眼前。这是自己教学生涯中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每每想起满满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