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自己的个人成长有了一个条理,无论是内心的梳理,还是生活上的调整,都开始进入了0到1的实施阶段,嗯,就是用新的认知,再去看待生活,看待孩子,看待关系,新的认知对行动的调整,也开始破冰,一切也都在路上,在起步,在发展阶段,就是去做,用量的积累,等待新的变化。
生活开始正轨~孩子,家庭,自己的身体状态和情绪都开始有了良性循环的感觉,也有了心力,开始对工作做一个梳理。
对于工作,从前两年的瓶颈期,想要逃脱,到这两年心态的调整,认为工作是我的一种需求,用了一些心思在工作上,再到今天的觉察,有感觉被工作滋养的点点滴滴。之前的感觉就是我不得不,就是那种流水线的一个中间岗位,在我流程的阶段,做好,认真负责。去年开始的某个阶段,我感觉到我对工作的掌控感,而不仅仅是流水线的工作,我可以在常规工作之外,做一些我的科研,也可以满足我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也可以让我静下心来对科学实验做一点点的探索。
是的,这就是我的心态的变化~无论是学习成长,还是工作中的事物,还是陪孩子一起生活游戏,在此时,在这里都在慢慢的调整为滋养我的频段。
具体的行动:1常规事物,认真负责,用心的做好。2科研工作:每天一个领域,一篇文献,完成文献的积累3慢慢的在文献积累的过程中,锁定一个研究方向,去实验,去解析,去探索。4建立与人的链接,每天加深与同事的沟通,先把自己当下的状态表达出来,自我清晰。
前三个是刚上班那两年很有心流的感觉,这个给自己时间,就去做,慢慢摸索,对与我,还有20多年才退休,在科学的某个领域还可以做一些事情呢,还可以再去探索。而对于人际关系的互动,这是我之前的短板,属于关上门,自己折腾的那种,也没有把自己的工作状态给别人,也没有把自己的生活精神状态表达给别人。是的,工作已经不仅仅是一些事物性的处理,月底那个工资这样简单的概念。工作场域,我是要付出我的一天的三分之一时间或者经历在体验,去过处理事务,让我会觉得我是一个机器人,没有太多的情感体验,我觉得我在工作中会消耗,所以我要把这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更多的链接,用来做更多的情感体验,嗯,我自己最舒服的状态去体验,这个舒服就是我用我真实的,带有很多情感情绪的方式去做。
更多的表达自我,表达自我的工作,表达自我的情绪,表达我的想法,表达我的状态。
我想到的是我愿不愿意,嗯,敢不敢
将自己静心修心的禅修状态,将自己对未来美好的行动目标,表达给别人,表达给我身边的同事,这会将是一个转折点。
生活调整好了,这个就不会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