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言道:人之所患,好为人师也。
在我们生活中,往往喜欢为别人出意见,以为这样是对方好。结果不仅对方不领意,还会让双方关系变差,好为人师。
前几天朋友在聊自己一个要好的朋友,三十多岁的女与一位交往8个月的男朋友分手了。理由是男方觉得性格不合而提出来。而我这位朋友就不断解释她的观点,说她的朋友分手也是有因果关系,在相处中太要强了,且双方收入也有一定的差距。当然男方也有可恨之处,在疫情期间,需要减少做公交上班,他本身自己又不上班又有小车。当女朋友要求送她上班时,他拒绝了,还说了狠话等等。
听她的描述,感觉她自己就是当事人,有气愤,有无奈的。然而由始至终,她都忘记自己只是一个局外人,你会发现劝说别人如何如何做时,我们好象犹如神助,自己就是天下无敌人。要对自己身边的父母,孩子,伴侣好一些,结果劝说别人观点和事实,却也发生自己身上。
然而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是不一样,这过程冷暖自知,当遇到朋友咨询或倾诉时,我们能做就是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换位思考,提供有限的意见。
很喜欢《解忧杂货店》里面一个台词:通常咨询者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找人咨询的目的,只是为了确认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而如果冷静地思考三下,想到别人也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对事情的理解,并且能够做到“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由于人性弱点的限制,很多人在处理问题或者与人交往的时候,往往总是坚持自己的立场,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角度进行考虑。
其实每个人每天都演绎着自己的故事,而每个故事背后都不一样,而我们能做就是尽量不要打扰别人讲自己故事,也不要把自己的故事强迫讲给别人听。
学会换位思考,莫轻言好为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