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我的身边出现了好几个这样的例子。他们都家境极其普通,父母都是务农的,赚钱很辛苦。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们家的孩子却不是这样。
为了玩,在外面贷款了十多万!
这样的例子应该不在少数,他们为了自己吃喝玩乐,欠了一屁股债没能力还。然后让家里人擦屁股。
这些将近30岁的男人,不顾年迈父母苍白的头发,被骂的狗血淋头时,我在思考为什么他们会变成这样?
一、溺爱
有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60年代的父母经历了贫穷,他们会想把自己最好的给孩子,尤其生二胎时会尽自己所能把最好的给与孩子。自己少吃点少穿点,孩子要什么都会给予满足。
这就养成了孩子过度依赖家里的习惯。即使长到30岁,他的心理状态依旧是个小孩。未曾与家里真正分离。
一个未长大的小孩在社会上面临挫折的时候就容易受伤,一旦受伤了就想缩回家里。但此时家里是推开他的:""快点给我去外面赚钱。"他的内心会陷入一种焦虑,在外找不到价值感,在家找不到归属感。何以解忧?唯有游戏。
外在自我价值如果得不到满足,特别容易有网瘾。在游戏的虚拟的世界中,闯过了一关又一关,会得到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快乐。这会让人无法自拔,然后在现实当中又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可以代替,就像陷入泥潭越陷越深。
与其责备,更需要深深的理解。
二、过度承担责任
我的责任是什么?你的责任是什么?中国家庭缺少界限感,会认为我帮你决定好做好所有的事情就是为你好。但其实,这是害了他。
孩子成人之后,父母就要学会放手。让他自己去经历生活,跌跟头、找工作难、失恋这些都是要他自己去成长。
不要什么事都替他做好决定。你帮他找好工作,给他找女朋友,相亲,给他买房子,到最后如果他真的要面对一个大事,他会手足无措。因为,他一直没有承担过自己的责任。
大树从来不长在温室里,而是要经历严寒酷暑,风霜雨雪才能扎根大地直插天穹。
所以,从小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决定自己有发言权。
三、自卑
以上说的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第三个其实是跟内在的性格有关。他们往往内在深深地自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事情。做错事情时,会深深否定自己。
这个声音来源于哪儿?最初也是跟父母的指责有关。那你会说,人家的孩子不也是打骂中过来的,为什么就这么懂事呢?
父母如果小时候对孩子你经常打骂,孩子会有三种反应模式:一 讨好,害怕父母会骂自己所以尽量表现得乖一点,不敢发表自己的主见;二 叛逆,你说往东,我偏要往西。你不喜欢我,我就不理你。这样的孩子,反而性格较硬能对抗权威,会有所成就。三 游离 这是我自己的一个观点。他们既不和家里太亲近,在社会上又找不到立足点,自身的价值感和存在感会非常低,此时就很容易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