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美术馆,收获超值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作为一名美术爱好者,我来到湖南省美术馆,参加建馆五周年“困而知之”——纪念王憨山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上,首位主讲者是一位年轻的策展负责人。她汇报了“纪念王憨山诞辰100周年特展整体设计和构思”,其主讲题目为《湖南美术馆的地域美术史构建策略:以“困而知之”纪念王憨山诞辰100周年特展为例》。她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在展览缘起方面,她首先介绍了王憨山的生平和艺术成就。王憨山(1924 - 2000)是湖南双峰县人,曾担任双峰县文化馆干部、湖南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师。他早年在华中高艺、南京美专学习,师从高希舜、潘天寿,主攻写意花鸟。他在吸收文人画精髓的基础上,将民间艺术与生活经验融入创作,其画作下笔沉着痛快、雄浑朴拙,构图独特,形成了写意花鸟画新风格。其主要著作有《王憨山画集》等多部。2001年10月,他的《群雀图》入选《中国百年画展》。

接着,她阐述了展览背景。此次展览是湖南著名美术家推荐工程之一,也是湖南美术馆开馆五周年特展,用于纪念王憨山诞辰100周年,旨在通过丰富的展览形式展示其大写意花鸟画特色。美术馆得到王憨山家属大力支持,家属将近百件艺术精品和文献陆续捐赠给美术馆,为展览提供了条件。

然后是“构建地域美术史的实践与发展”,从收藏研究、展览策划、公共教育、知识生产四个方面展开交流。

第二部分是“艺术精神与情感力量的传递”,概括了王憨山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并分析了展览主题定为“困而知之”的原因:这既是王憨山常用的印章,也是他人生的关键词。

第三部分“作品与文献的双向叙事”,介绍了展品陈列分为三个单元,分别是“不随丹凤朝阳去,且与瓦雀共生死”“不辞日暮重抖擞,泼朱走墨呼小雏”“困而知之”。

第四部分“公共活动的深度延伸”,介绍了策展人设计的现场互动活动,如拼贴、设计、绘画等,引导孩子们利用王憨山绘画元素进行再创作。

第五部分“展览总结”,阐述了画展的意义与影响。其一,深入探讨了王憨山的艺术成就,邀请全国著名学者专家参与,为艺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实现了美术馆的公共服务使命;其二,观众通过系列公教学术活动,能深入理解和感受王憨山的艺术成就和精神追求,获得独特观展体验;其三,传承王憨山精神,他在困境中走出自己的艺术道路,给普通人带来精神力量。文中还摘录了网上的互动评价,观众对策展高度认可,有的称看展时感动得热泪盈眶,有的认为该展质量高于国际上大部分展览。

听到这样专业的策展分享,很有收获。从中我了解了展览理念、意义、整体建构、信息传达以及艺术转化的方式,尤其是如何让展览走进观众,特别是儿童,让他们接受艺术熏陶。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儿童接触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今天周末,从美术馆工作人员的朋友圈看到,很多孩子来到美术馆参加创作活动,他们在观察、欣赏、领悟、模仿、创造中,使美术馆的教育价值得到最大体现。同时,也带动了许多青年人和家长参与,营造了社会终身学习的氛围,让优秀艺术作品转化为大众的审美共识。

我不仅仅是普通观众,还是非专业的研讨参与者、艺术的欣赏者和学习者。每一次走近美术馆,都收获满满,超值无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