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不觉贾平凹,偶然看到了《自在独行》这本书,惊觉贾平凹先生的描诉。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高三时,漫漫长的的高考复习路,艰辛,孤独。在每一次的考试过后的孤独感是真正的由心底而生,每每看见夜中灯便只觉得长路漫漫,未来无期,这正应了先生书里的话:好多人觉得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到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独是不言孤独,偶尔做些长鸣,如我们看到的兽。
真正的孤独都是不言孤独的,在未来或是现在,在自在独行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种对于人生的先思考,这种思考从外在到内在,从真实到想象,我们也许会问,有;什么是孤独呢?
一、孤独地走向未来
贾平凹老师的书写出了人生百态,他对于孤独的描写,在不知不觉中,便会深入灵魂。
我们都是旅人,在匆匆而过的日子里,各自走来的日子里匆忙长大,或许只是一瞬间。当我们长大时,往往惊叹于时光的匆匆。在走过的漫长岁月里,只顾着时间的流逝,却忘了,抬头看看路上的美景,纵然错过那些美好时刻,等到暮年,才会惊觉,少年时光才是最美的。
然而在一生路上,我们都在自己长大。在自己觉得孤单的时候,往往也是一个人最孤单的时候,常常会沉溺于大街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有没有那么一瞬间,我们会想念儿时的自己,怀念儿时的味道,时代的匆匆步伐,把人变得越来越孤独,一个人,最容易迷失了自我。在一个人越来的时候,就只能一个人,在孤单的夜里,对着手机和电脑抒发自己的孤单感,在互不认识的网络世界,慢慢的行走,像个过路人,像个旁观者,尝试用自己的言论去寻找自认为的热闹,短暂的停留,然后继续一个人孤独的走。
二、默默的看世界
先生是随和平淡的,他不鄙夷也不傲慢,只在一旁默默看待,弱者是芸芸众生,弱者想成为强者,一旦成功又会失去初衷,所以先生说:走向孤独的人是难以接受同情和怜悯的。
很多人在孤独面前,常常选择遗忘,或者是选择放弃,全然不顾周围对他好的人,然后变得难过,不断地对自己说:看吧,这个世界都抛弃我了,没有人会在乎我。这样的人,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对自己进行洗脑,灌输自以为正确的价值观,以为跟自己不对的观点都是错的,开始慢慢走向极端,这样的人,源头往往都是孤独引起的。但他们却更难接受来自于周围人的关心,把自己慢慢抛弃,这样的人,把关心当做同情和怜悯。
先生的书里,孤独,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孤独是大众的弊病,充满悲哀,是消极的人眼中的自在独行。另一方面,孤独,充满爱意,是母亲的纺车声声,是父亲的敦敦教诲,是朋友的殷切问候~不同人眼中的孤独是不同的,看待书的结果也是因人而异。
先生向来素爱平静,先生最喜自己待在书房整日。但是先生也喜热闹,只是先生的热闹不是灯火灿烂,而是内心的安宁与独行的自在。这本书写情感、聊爱好、谈社会、说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
对于匆匆的路人先生的这本文集只是附庸风雅的玩物。但这本却要写给生命的行者,愿他们能懂得孤独的真意在生活中多一些从容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