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在远道

        2023年4月29日13:50,时隔一年,我又再次打开了简书,哎,打算每年在这上面更新一篇文章的想法终究是没有做到。顶着一头湿发趴在沙发上突然想写点什么。屋里静悄悄的,打开电脑,选择了《Bila》这首印尼歌曲,在单曲循环外放的声音中,在逐渐沉入的思绪中开始敲敲打打。好像最近听这首歌的频率很少,不过节奏真的挺好,挺能让人放松的。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正趴在沙发上看我三刷的一部传记《成为波伏瓦》,可以说,这是我第三次读这本传记了,最近一直在研究病案管理还有一些喜欢的中药方子,好像很久没有打开书,在文字的世界里跟它们见面了。

      周二的时候,去了南区医院值班,顺便主持了中医科的一次疑难病例讨论,科主任是高我几级的师兄,也是学针灸推拿的。这次的病例是一个56岁女性,车祸导致半月板二度损伤,膝关节损伤的一个病例,汇报的过程我就不说了,毕竟写进去的话,估计就变成病例汇报了哈哈,但是后续师兄在说治疗方案的时候,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与我心中治疗方案竟然不谋而合了,在他科里,与科里其他的兄弟姐妹讨论的热烈而又激动,从针刺选穴到后续的检查再到治疗的关键,从中医目前的发展再到最近火热的DIP改革,我们谈了好久,久到差点错过了晨间的查房,这次讨论,我觉得用“酣畅淋漓”来形容也不为过,真的,我好久都没有这种感觉了。讨论结束后,他们送我下楼,一路上他们跟我说的最多的还是“师妹,刚才的讨论我们几个都看在眼里,你的表现,你的言论,还有你在发表意见的时候,整个人的情绪跟我们平时去科里看到的师妹,根本不一样。就好像是神农尝百草时,发现了自己最想采到的那味药一样。眼睛都带着光,回来吧,我们需要你,你是适合这里的”

    我笑着打哈哈,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我也在想,这几年,我这么佛,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呢,不过很快我就释怀了,然后就开心的笑了,虽然这些年我没有在这个岗位工作,但是我手里的针还在,这些年,看过的文案,学术报告,文献更是数不胜数,中医的东西我一直没有落下,只要我想做,不管我在什么地方,同样可以做,甚至做的更好不是吗?而且,在现在的岗位,我也并没有不开心,因为学到了很多之前接触不到的知识,知识面丰富了很多,所以,我觉得人应该知足,陈奕迅有首歌唱的好“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人得知足,一直在这方面纠结,我会逐渐内耗自己,到后来,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会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喜欢的,满足的还是讨厌的,反感的,我想,后者的可能性才是最大的。保持清醒,是我对自己最大的忠告。

    我这个人好像一直是这个样子,有时候甚至被他们调侃,理性过了头,身上一点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欢气与幼稚都没有,不管是学习,工作,感情,我对自己的要求好像一直很高,不苟言笑好像也谈不上,但是,29岁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会问自己,这样的自己到底累不累?我想应该是累的吧,但是那种放肆的大哭我好像真的不会,因为好像真的没有能让自己大哭的事情,而我,也不允许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呈现在众人面前。那从现在开始试着去改变呢?我想也是很难的吧,这么多年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习惯,我自己都过不了这一关,又怎么可能会改变成功呢?这么多年,独立,自信,要强,理性,禁止懦弱,好像逐渐成为我自己人生的一部分,也是我要求自己必须做到的,幼稚,软弱,撒娇,可爱,温柔,好像真的从来没有这样过呢。

    在没看《成为波伏瓦》这本书之前,我对这个人有的只是不理解跟鄙视,鄙视她的想法,鄙视她的世界观,更加鄙视萨特对她提出协议时她欣然接受然后一个人默默将委屈,心酸打落牙齿活血吞的悲哀。但是自从读了这部传记,我有了新的想法。《泰晤士报》曾经这样评价波伏瓦:她是启迪了全世界女性以及改变了许多人思考方式的伟大女性。有美貌更有智慧,有主见,对于自己的人生,一直有着清晰的认知。

      读这本书时,除了她提出来的很多观点,她本身的经历也特别打动我,她说,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千万不要迷失了自己,读到此处,我久久缓不过神来。

    是啊,任何时候都不要因为任何事情而焦虑,内耗自己, 应该回归之前的生活步调,情绪不好的时候,继续像之前那样阅读,写作,看纪录片,把自己融入之前的世界。最近的自己,正在逐渐迷失自己,跟自己之前的步调完全不搭噶,甚至我都有点讨厌现在的自己。借着五一休假,想了好多,也很庆幸这次休假,给了自己大脑放松的机会,让我把最近理不清的工作,人事,生活逐渐理出了头绪,形成了该有的体系,并逐渐找到了核心。

      我觉得人的天性里,本来就潜藏着安逸与冒险两种矛盾因子吧。对于我来说,冒险的因子总会时不时跳出来,不过长久以来常常被“应该”而束缚。比如,身边的三姑六婆见面就会说年龄到了,应该找个人嫁啦;比如,亲戚会争先恐后跟你说应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啦,别再拼啦;比如,同事同学闺蜜会先后跟你说,你给予自己的压力多大呀,应该放松点,多出来玩玩,别一直绷着这根弦儿……而我无法抵御这些“应该”,总想着说再积蓄一些力气,也许我有能力反抗这些“应该”。等啊等,日子就倏忽而过了。孑然一身,“文艺女青年”又再次上线了,哈哈,好无奈。

      一直以来,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追寻了很久很久,才发现自己寻错了方向、白费了心力。虽然直到现在,我也不确定有些选择会不会是寻错了方向。但是啊,人生的道路本来就不是笔直的。它总是迂回曲折,让人看不清猜不着接下来是何方。又怎么能奢望自己每时每刻都能看清楚接下来的方向呢?关于追寻,如果不去尝试追寻自己以为自己想要的人生,怎么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想要呢?没有尝试与辨别,怎么能够发觉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而唯有经过尝试与辨别,最终寻觅到的,也才会倍感珍惜吧。

    我想,我现在好想也正在经历这个阶段,而我,好像也逐渐被打动,逐渐想要尝试慢慢的去靠近,但是我又很害怕这种感觉。一方面害怕真的靠近了会因为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而向左走,向右走,然后渐行渐远,逐渐形成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又害怕如果真的错过了,可能会是这二十多年里最大的遗憾,好像我真的是一个纠结的矛盾体,总是会考虑到很多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甚至会因为这些事情而焦虑,说的好听点叫未雨绸缪,说得难听点估计就是闲的难受。但我好像忘了一件事,世界是一个圆,无论你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最后好像都能回到这个点,不知道我的反复纠结会不会出现了很多不可控的影响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生终究是虚无。在这终究幻化为空的世界中,惟有一颗不断淬炼的心灵,是属于自己的宝藏。再过一段时间,一切都安顿妥帖了,再回望这段慌乱的时光,应该又会别有一番滋味了。我只希望我自己无论有什么样的结果,都能学会坦然接受它。

      其实早就想写点什么了,在这距离踏入三字头年龄还有300多天的日子里,不管前路如何,至少,能让我不再迷茫,不再纠结,不再没有安全感,能让我清楚的明白我自己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只希望我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正确的,不留遗憾的,也许,我要感谢那些故事和不算故事的故事,能让我在自己的轨道上逐渐成长,并逐渐修炼成“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有所思,在远道,关于30岁时的一点遐想,我想就留在30岁的时候再去记录好了,希望到时候我还能记得,哈哈哈,今年的所思所感就到这儿了,该去艾灸了,谨以此文献给29岁的小小鱼,午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洛阳于年后开了家茶馆,取名“漫思茶坊”。说是家茶馆,其实也只有两间茶室,中间大厅堂将茶室隔开,倒足够宽大敞亮。 厅...
    魏君故阅读 4,714评论 5 6
  • 考研的时候,喜欢上我座位旁边的一个男生。或者说是因为喜欢他,才每天固定坐他旁边。 其实遇到他真的很偶然,有天我起的...
    狐狸化作公子身阅读 4,147评论 3 4
  • 作者:黎荔 朝亦有所思,暮亦有所思。 登楼望君处,蔼蔼萧关道。 玉井苍苔春院深,桐花落尽无人扫。 有所思,在远道。...
    文化学者黎荔阅读 1,787评论 0 3
  • 暗恋一个人最心酸的事情是什么? 公众号 • 顾臣公子 原是欢喜与不欢喜你,你的模样竟是不一样的。 我也曾那般热烈努...
    顾臣公子阅读 1,872评论 0 1
  • 本周开始在家办公,基本上又恢复了高强度的的工作。 下午的间隙,为了透气,走到阳台上打开窗户。凛冽的空气...
    绿窗幽梦阅读 1,91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