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干院律政风云

一个和尚的寺庙叫杨干院,以及一个地主之间的故事。


地主家有一座祖坟,为了守坟修建了一个寺庙叫杨干院,几百年过去之后院做的越来越大,想要让祖坟搬出去,于是就诬告地主。


地主就喊了族人,把这件事告到上一级去,很快就判定了是和尚不在理,一个叫法春的和尚非常坏,是整个书里边的大反派,看着是个和尚,实际从来没有做过好事,前前后后发动了7个案子。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其中涉及杀人贿赂等,把原正的说成反的,是真的说成假的。这件事影响恶劣一直往上,最终,判了和尚无理,但为了维持稳定,就草草了事,判的不重不轻,各打80大板。


其中你能看到几个点。


第1个是官府目的是维持稳定,而不是维持正义。


第二是这些和尚打着信仰的名义是真坏。


第三,想要诉讼的人要花费大量的银子,最后得到的不一定是真理,而是一系列的扯皮。各种为官之道,在小说里展现的淋漓尽致。就算赢回来了自己想要的正义,也是散尽家财将近破产。


一年后,这个和尚又使坏了,将之前的7个案子全部推翻,利用各种空隙,最终把地主搞的家破人亡。从中你会看到好人是如何斗不过这些坏人的,好人整天就想着遵纪守法,保持规则,而坏人整天就想着怎么去害好人,怎么去钻漏,懂怎么去跨越规则。


这个案子被发到了隔壁的一个城市审,这个贪官拿了和尚的贿赂,180度的翻案,最后把地主家祖坟给推了,把人家的先人也给骂了一遍,说人家何德何能,能够在寺庙里边享受赏赐,原先是为了守坟而修建的寺庙,现在寺庙做大了之后,就想要把祖坟给移出去,然后去否定之前的历史,这就像人们一贯的做法。之前是如何成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之后该如何去解释之前的事情。


这个案子前前后后打了6年,虽然两方最后各打80大板,但又过了一年之后地主发现了一个漏洞,那就是法春用了借尸还魂,有两个小和尚是死人,却被法春诬告是被地主打死的,地主就抓住这个漏洞,让他侄子上京城去打官司,这时候是嘉靖皇帝时代,皇帝对这一家人也很有好感。


但是层层下发到地方之后,判的也是各打80大板,甚至这家地主的罪恶要比那个和尚更大,这个官司就结束了。前后8年,到最后一地鸡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