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问题研究
郭老(郭瑞鹏)上的这一课,烙印最深的两点,一是研讨式,大家来发言出主意提问题;二是案例式。郭老制作的案例不是一般的文本案例。而是自己拍摄的一部访 谈记录教学片。为搞清楚北斗导航军民融合问题,他数次深入公司实地考察、面对 面采访,并把这个制作成纪录教学片。这样的案例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正因为 如此,才影响广泛、烙印深刻。
教授上课,也应遵循效费比。大多人的课程,不外乎花几天时间写个提纲、制作 个幻灯片、然后报审通过,直接投入总经费不超过1000元。如此低廉的投入,很难 获得高产出。假如,一个课程或一个案例,能象新东方或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讲座那 样,投入上万甚至不惜花费巨资,或许课程产生的影响力会另当别论。一所大学, 要有一些投入千万级、百万级的课程,要有大量的投入十万级的课程,要减少千元 级的课程。一个师旅团,一年要有一两堂投入上万的精品课程。几年累计,部队的 精品课程就会越来越多。
当然,直接的财力投入并不是衡量优质课程的唯一标准。我想强调的是,作为领 导,事业发达在于大规模的人才,大规模的人才在于大规模的培训,大规模的培训 在于大规模的优质课程。为此,我们要敢于做有投入的课程,要敢于象地方企业那 样把课程作为一项工程来做,做为一个产品来生产。
六、开学典礼和“七一”事迹报告会
开学典礼,是我参加过的最极简的典礼。1、仪式简单,几名领导排成一排站在站 台,没有座位牌,没有桌椅;2、讲话简洁,肖副校长无讲稿无话筒讲了五分钟,讲 话口语化,内容“有天有地有远方”,“天”就是天线,地就是地气,远方就是讲 了三点希望。如果再有一个“人”就更好了,“人”就是要把目光穿过国家使命这 些大词汇,投射到人这个主体与主题上,关怀人的全方位的喜悦和成长。他们这一 代人,或许终其一生都不能在这个问题上觉醒。
“七一”事迹报告会,好在哪里?一是事迹过硬,真的让人服气;二是会风好, 没有主席台,没有主持词,没有作指示,没有结束语。三是形式好,特别是片头制 作很好,多媒体配得很好。如果在宣传理念上拥抱变化,更现代更贴近群众就更好了。报告会上,印象深刻的有三:(1)舰载机飞行难度和危险程度是航天员的6倍 、普通飞行员的20倍。美国刚刚建成航母时,平均每两天就要摔一架舰载机,一共 牺牲了1000多名飞行员。(2)老红军说:死和苦哪个更可怕?一般都说死更可怕, 其实苦更可怕。死是一瞬间的事,而却要长期面对。(3)报告中说有位老领导病床 上弥留之际还在学习两学一做的书籍。由此感叹:宣传,重在贴近群众,重在群众服气认可,群众喜闻乐见,群众可学可做。尊重人性,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八、观看纪录片《风筝风筝》
这是一堂大投入大制作的课,尽管片中观点我不完全赞同,但我深深被其制作所震撼、被其个性表达所感染、被其惊人细节所打动。我自认为这些年来感情控制力越来越强,但是观看过程中,我多次热泪盈眶。
不是细节决定成败,而是令人震惊的细节决定成败。当我们抱怨,行动上已十分重视细节,为什么却看不到效果时,就要知道,其实我们在细节上,还远远没有做到位。令人震惊的细节,是从未有人做过的细节、是别人知晓也无法模仿的细节。 做好令人震惊的细节,才会有令人震惊的胜利。
当天写下片言感悟: 深深感到这是一篇敢冒风险的“斗胆直言”,一部讨伐外交部的战斗檄文,一部忧国忧军的良心大作,一部敢于投入的精品之作。与之对照, 自己往往用浅表看法代替系统思考,用碎片心得代替研究报告,用独善其身代替向党建言,自己在政治担当、战略思维和精品意识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九、新型作战力量和科学思维方法
这两课,是我感兴趣的、急需要的。课堂上只是给了个起点,长跑要靠自已。但愿三到五年时间,自己在这两个方面有更多的长劲。
十、《学习工作的五个方法》
2015年7月X日,我在海拔4500米的西藏羊八井度过40岁生日。回顾40年人生,觉得 有三座山峰。一座是人生的第一个20年,在贫穷落后得不堪细说的教育环境中,以学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大学。第二座人生的第二个20年,因为上天眷顾和机遇巧合,在40岁走上一定的岗位。第三座是注重自我建设,前20年找到了学习的方法和乐趣,后20年找到了工作的方法和乐趣。因为有了方法和乐趣,所以无论条件多么困苦,每一段岁月都过得滋滋有味、激情飞扬。
我最看重的是第三座山峰。有了它,我便有了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灵魂的觉醒,更加注重向内求快乐,功名利禄面前身轻如燕,进退得失之间从容淡定,每段时光都充实自在,不负岁月不负卿,真的是感觉很爽。
一直想对第三座峰作个系统地梳理。恰好受领任务,让我上一课。于是借此机会 ,苦思几天,累熬几夜,形成了一堂自己的课。原本命名为《我的第三座山峰》 《自我建设的五个一工程》,但这样有点不谦虚,于是改了一个低调的标题《学习工作的五个方法》。
这堂课主要讲了五点:一是讲我的自我觉悟的经历,悟性来自见微知著、 举一翻三和超常直觉。而“积累心得”是通往悟性通达的一条路径。因此重点讲了 如何积累心得。
二是讲我的自我管理实践,让人生变得高效的一个办法,也是把人生过程丰富多彩的一个工具。
三是讲自我培养,一个自我生长的办法。万物自我生长,人也可以。没有一所学校 专门培养我们怎么当科长、县长、省长,但我们可以给自己开一所学校,自己培养自己。十多年来,我不间断地自己给自己上课、搞培训、搞课题,受益非浅。
四是讲自我成就,重点介绍“研究具体问题、总结具体经验”。这个办法,让我把工作干得很欢,也颇有成效。
五是讲自我记录,我坚持每天记录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每年为自己做一本“年度人生记录”。为了做好这本书,我必须在年初制定“年度目标清单”,贯穿全年盯着重要事项努力,随时随地记录一人一事之心得感悟,年底进行要事大盘点。这样, 这本书就变成了一个引擎,它让我有目标感,牵引我设计人生、感悟人生、记录人 生。做这件事,让我成为自我历史的记录者。这样的记录坚持下去,老了后回首, 依然能找到当年真实的自己。那时,记录便彰显它特殊的历史价值。几十年后,人们可以从官方典籍里找到宏大的叙事,而从我这里,却能找到一个平凡人物的生动细节。这些细节,记录着一个时代的体温。自我记录对于家庭建设还有特殊意义。 孩子会受到影响,从小就开始记录自己的人生。几十年后,儿孙可以从这样的记录 里找到故事和精神,有的精神会演变成家教家风得以传承。
总之,这样一堂课,鞭策了我对第三座山峰进行系统总结,同时也给同学们带去了启发。对我来讲,是这次研究生学习经历中的重要一课。我准备讲50场。它必将对 我影响深远,并给一部分人带去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