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别名超多,也是它的特色之一。
中国地域宽广,各地中药规格比较混杂,名称也各有不同,中药学中对别名的掌握也是一个重点。由于每个中医大夫的处方都会书写自己习惯的名称,因而熟识这些别名,就成了学习中药最基础的知识点之一。
刚毕业那会儿,我们没有回家的几个同学每天围着省城的大街小巷转圈,四处寻找工作。
中医药行业一直不景气,本来就业机会就少,我们学历又低,也没有工作经验,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省城的公立医院门槛高,我们想都不敢想;其他单位需求中药专业的少之又少,我们只能去经营中药的药店试试。
当时,我跟一位最要好的同学一起走街串巷投简历找招聘广告,好不容易找到一处规模较大的连锁药店,且以中药闻名省城,于是我俩一起兴高采烈去应聘。
当时的药店经理很随和,聊天中非正式地问了几个问题,记得问到重楼的别名时,我嘴比较快,同学比较含蓄,没有多想的我随口就说出来:重楼又叫蚤休、拳参、草河车、七叶一枝花……
刚说到这里,经理告诉我们俩,这里只准备招收一名中药人员,让我明天可以来报道。
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非常对不起我那位最要好的朋友。好在她也很快找到了工作,但是不久就去投奔哥哥了,每每想起这件事,可不都是因为这味药的别名惹的祸。
后来的相处证明,那位亦师亦友亦哥的经理,为人确实很好,从不摆领导架子,有空就去我们中药那边帮忙。
我们小学的时候,对珠算已经不怎么要求了,学的那几句口诀都早已忘记,当年父亲也让我拨拉着学过几天,加减法都不熟。我们刚毕业时候,还需要手工划价,中药处方划价计算器不如算盘方便,这位经理不但帮我熟练掌握了加减法,还手把手教会我乘除法。
当然,这些年算盘俨然成了古物,长时间不用,加减法我也早已忘的差不多了。
我们药店经营规模较大,中药品种齐全,别处买不到的中草药,在我们药店基本都会找到,所以电话咨询是常有的事。
一天下午,经理又接到咨询电话,站在一边的我听见他犹豫着说道:接骨丹,我们这里暂时没有呢,要不你去别的药店再问问吧。
我想说,有呀,自然铜也叫接骨丹。当时不好反驳也不好打断讲电话的我还是没好意思说出来,但又憋不住,等经理挂了电话,我试着问:人家要找的是成药接骨丹,不是自然铜吧?经理点头称是。
(其实,接骨丹是一种植物类中草药,但是自然铜确实也有一个别名叫接骨丹)
这件事的结果,还是令我感觉有些不好意思,就好像自己卖弄比经理博学了多少似的。
后来,新版的药典规范颁布之后,强制性的统一了处方书写规范,普及了电子处方,药师们再也用不着猜来猜去猜大夫们规范或者不规范的天书处方了,而我却早已不接触中药多年。
每每提到中药别名,我都会记起这两件事。不知道如果是现在的我遇到这种情况又会怎样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