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是单独一个人写的,还是一整个团队写的?》
作者:曲润琏
时间:20180825
继续阅读计划。看了大刘4部短篇(附写作时间):
混沌蝴蝶1999年;乡村教师2000年;信使2000年;吞食者2000年。
一、混沌蝴蝶 1999年 :面对战争与政治结合在一起,普通百姓太渺小,太无助了。借科技之力,或可一尽绵薄之力,但终究难逃家破人亡的悲惨。蝴蝶效应如果真可控,怕也难逃落入战争狂人手中之险。科技永远是一把刀,起决定作用的,是握刀的手、手的主人、主人的主人和所在群体的集体意志。
二、乡村教师 2000年 :大刘在向教师致敬,向文明与文化和传承致敬。物质的贫穷和愚昧邪恶,如影相随;而文化和善良,是漆黑的夜中微弱的火苗,那星星之火。希望星星之火,终能燎原。教师到死,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拯救了整个地球。或许,我们上辈子和这辈子和下辈子,做的一件件善事,都以各种隐秘的方式,拯救过银河系,谁知道呢。大刘是想让我们琢磨一下诸葛亮的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信使 2000年 :大刘对爱因斯坦真有感情。在自己的小说中,把爱因斯坦从墓中叫醒,给以临终关怀。未来生机勃勃,而且未来的人,吃水不忘掘井人,这设想足够温暖。值得注意的是,大刘又一次设计展示了音乐的媒介作用。科学和艺术,如人类的左右手(左右脑),不可不兼顾兼得。可能也与大刘的小说性质有关:科者,科学也;幻者,艺术想象也。
四、吞食者 2000年:有一种说法,地球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比如说叫大地母亲、盖亚母亲之类的。大刘走得更远,在这部小说里,地球不光有生命,而且可以被吞食,精华取尽后,像一块咀嚼过后的甘蔗渣。吞食者,是恐龙的后代,他们强大、恐怖、残忍,不但吞食行星,而且饲养人类到60岁,再食其血肉。细究起来,吞食者也是宇宙的流浪者,如丧家之犬,到处掠夺,不过是为了能活下去。小说最后耐人寻味。吞食者,还能撑多久,就要灭绝呢?生命支流的灭绝,是必然的啊。被饲养的人类,幸哉,不幸哉?其实,我们现在,不也一直被地球饲养吗,百年左右,被自然之手宰杀,葬于土中,被“大地”食用。地球上的几个最后的人类,宁肯以身饲蚁,原因是什么?是累了,不愿再漂泊了,还是真的能够守护住蚂蚁,真的能够长久延续地球生命?在我看来,并不乐观。我若是吞食者,肯定优先吃20岁的嫩肉,不吃60岁的老骨头;把被饲养者的寿命延到60岁,又是大刘的慈悲之心,慈悲之意太明显,都有些牵强了。我若是蚂蚁,只靠弹丸之地,几具枯尸,断难完成可循环的生态系统,难以续命几年,又谈何进化,谈何延续地球生命呢。我若是地球上那几个最后的人类,选择倒可能与他们相同,宁肯死在地球,原因无他,累了布局。
到这里,大刘2000年前创作的小说,我就全看了。看的过程中,有种感叹:这真的是一个单独的人写的吗?这是不是一个团队的作品集啊,只不过全署了大刘一个人的名字。
我理解了《科幻世界》副主编姚海军的评价:“刘慈欣用旺盛的精力建成了一个……展览馆,里面藏满了宇宙文明史中科学与技术创造出来的超越常人想象的神迹……”。是的,大刘靠一己之力,创作了一个展览馆。甚至可以说,大刘建立了一个藏品丰富、美不胜收的博物馆,每件藏品,都出自大刘本人之手。
我也理解了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的评价:“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大刘像一个低调的剑客,过着隐士一般的生活。他亮相时,世人能够有幸见到那华丽的剑法:一剑东来,天外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