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至珍,原是寻常

暮色漫过窗棂时,总爱看楼下那对老夫妻散步。老先生推着轮椅上的老伴,轮椅边绑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老太太爱吃的软糕。路过香樟树时,老先生会停下来,摘下片新叶递到她手里,两人头挨着头说些什么,风里都飘着松快的笑意。这场景看了许多年,忽然明白:人这一辈子,追来逐去的究竟是什么?

曾以为权力是顶要紧的东西。职场上见过太多人,为了往上走半步,把日子过成紧绷的弦。有位前辈,四十岁那年终于坐到总监的位置,庆功宴上却捂着心口直冒汗。后来他说,那天夜里躺在医院,看着输液管里的药水一滴滴落,才发现抽屉里的获奖证书、保险柜里的合同,在心电图机规律的"滴滴"声里,都轻得像张纸。权力能号令众人,却挡不住身体发出的红灯;能划定疆域,却圈不住悄然溜走的精力。

也想过财富该是硬通货。朋友圈里总有人晒新提的车、刚收的房,数字后面跟着一串感叹号。可去年冬天遇到位旧友,他开着豪车,却在咖啡馆里跟我诉苦:"银行卡里的数字越来越长,失眠的夜也越来越长。"他说现在最羡慕的,是老家村口那位卖豆腐脑的大爷,每天凌晨三点起床磨豆子,上午十点收摊,下午坐在藤椅上晒太阳,哼着跑调的戏文,日子过得像碗温吞的豆腐脑,不烫嘴,却暖心。钱能买来很多东西,却买不来倒头就睡的安稳,买不来吃到家常菜时的踏实。

见过太多"什么都不缺"的人,反而活得最累。他们的冰箱塞得满满当当,却常常忘了按时吃饭;衣柜里挂满名牌,却总说找不到一件舒服的衣裳;通讯录里好友上千,真遇事时翻来翻去,竟不知该打给谁。人就像个容器,装太多别人的期待、外界的标准,反而容不下自己的感受。就像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若住着个不快乐的人,再华丽的雕梁画栋,也照不亮眼底的荒芜。

渐渐懂得,健康不是第一,而是唯一。它是1,其他的都是0,没了这个1,后面再多0也毫无意义。能晨起散步时闻到桂花香,能吃嘛嘛香地嚼完一碗米饭,能在雨天窝在沙发上看一部老电影,这些稀松平常的事,其实是老天爷悄悄赏的福分。就像老树的根,深埋在土里,不声不响,却托举着满树的枝繁叶茂。

而快乐,是给日子撒的糖。它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可能是孩子画了张歪歪扭扭的画,上面写着"妈妈最棒";可能是加班晚归,发现爱人留了盏玄关的灯;可能是走在路上,听到小贩吆喝"甜葡萄,不甜不要钱"。快乐藏在烟火气里,像空气一样平常,却离了它不行。

有人说,活着就是为了比别人活得久一点。这话听着带点孩子气,细想却有道理。不是争强好胜的攀比,而是对生命本身的珍视。活得久一点,能看到春去秋来的轮回,能见证孩子从蹒跚学步到独当一面,能陪着爱人从青丝走到白发。久一点,就能多收集些生活的碎片,拼成一幅完整的画。

小区里的张奶奶今年九十三岁了,耳朵有点背,眼睛却亮。每天清晨,她都拄着拐杖在花坛边转,看到谁都笑盈盈地打招呼。有回我问她长寿的秘诀,她摆摆手说:"哪有什么秘诀,就是不想烦心事。昨天的雨淋湿了晾的菜,今天的太阳不就出来了?"她的日子过得像本薄薄的书,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却每页都写着"自在"。

其实啊,人这一辈子,不需要活成别人眼里的标准答案。不用比谁爬得高,不用比谁赚得多,能健健康康地吃饭,能真心实意地笑,能平平安安地走下去,就已经赢了。就像那山间的小溪,不与江海比壮阔,只顺着自己的性子,叮咚叮咚地往前流,也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风景。

暮色浓了,楼下的老夫妻准备回家了。老先生弯腰给老伴理了理围巾,老太太伸手替他拂去肩上的落叶。路灯亮起来,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原来这世间最珍贵的,从来都不是那些闪闪发光的标签,而是藏在一粥一饭、一言一行里的,踏实的健康,和安稳的快乐。活着,能好好地活着,本身就是最了不起的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