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小女孩玛蒂尔达问杀手莱昂,“生活总是这么艰难吗?还是只有童年时才会这样?”莱昂回答她,“总是这样。”
梁晓声先生的《人世间》,一百一十五万字,煌煌巨著,我断断续续地读了三个月才读完。
小说《人世间》描写了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二〇一六年这五十年间,居住于中国东北A市共乐区光字片的细街窄巷中,周家三代人和他们的邻居朋友们的悲欢离合。描写了他们的际遇和磨难,然而也不惟是苦难,还有奋斗和希望,就像卷首说的那样,“在悲欢离合中饱含情怀和愿景”。
光字片从建成之初就是一片临时建筑性质的土坯房,居住在这里的是城市最底层的人,他/她们的职业是修脚工、木材厂工人、酱油厂工人、卖冰棍商贩、无业者……他们和全国人民一样经历了上山下乡、文革、改革开放、下岗。房子是他们最大的问题,他们生于长于光字片的土坯平房中,房陋巷窄,房子摇摇欲坠年年需要加固维修,街道坑坑洼洼狭窄得连汽车都开不进去,没有上下水,上一趟厕所要跑老远。
他们大多没有上过大学,没有接受太多的教育。社会上几十年波诡云谲的政治变幻跟他们关系不大,他们更关注的是有间能蔽体的房子,能吃顿带猪肉的饱饭。到了书的末尾,光字片终于被拆迁,每个人的生活多多少少都发生了向好的变化。就像书里说的,“归根结底,大多数人的生活绝非个人之力所能改变,也并不是个人愿望所能左右。不可不承认,国家、社会、时代的因素尤显重要。世界上每个国家大多数人们的命运,概莫如此”。
书中的主要人物是周秉义、周蓉、周秉昆兄妹三人。三人当中,我同情周秉义,欣赏周蓉,更喜欢的是周秉昆。如果用刻薄一点的话来形容,秉义有点“装”,周蓉有点“作”,秉昆有点“傻”。
老大周秉义,自小才华横溢思想深刻成熟稳重,恋人是副省长的女儿,他文革中在生产建设兵团做小领导,文革后第一批考入北大,然后靠自己的能力和岳母的扶持,官职越做越高直至厅级。他孝敬长辈团结同志关爱弟妹关怀百姓,他就是人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然而他一生又是不幸的。陶平评价他,“是被文化所化之人,后来从政。这类人若不彻底告别文化影响,做不了大官;侥幸做大了,对自己也未必是好事。周秉义本质上属于这一类,他能安全着陆,已属幸事。”他本质是个文人却步入官场,他一生对党忠诚循规蹈矩,一生只为弟弟周秉昆和侄子周聪做过两件违反原则的小事却一直耿耿于怀,他工作兢兢业业却也屡遭构陷屡受百姓误解。他和妻子相敬如宾却终生无后,妻子郝冬梅无疑是个善解人意而贤惠的好妻子,然而他自始至终都没法融入妻子那个官二代阶层的圈子,他退休后没享几天清福就患癌,死后妻子很快改嫁同阶层的富商。人生最后他回忆,一生最快乐的时候:一是中学时名列前茅,一是生产建设兵团做小干部时能帮助到别人。他的一生看似顺遂,却也憋屈。他的“装”,是刻到骨子里连自己都奉为圭臬的,所以他并不是伪君子他是真君子,这种人显然是不大容易容于世的。
老二周蓉,同样才华横溢思想深刻,但她更真实更勇敢。年轻时她为了爱情追随一个被打成右派的诗人下放贵州,在山洞中栖居而不以为苦。文革后考入北大,诗人丈夫很快被繁华世界迷失本心,她又决绝地离婚回故乡做了教授。之后为了照顾女儿,仓促跑去法国一呆就是十二年。回国后她做校长、民间采风、出畅销书、做志愿者,她的经历堪称精彩。她美丽大方又聪明睿智,世事通达又保有真我,处事果决又善体人意,起初我觉得一往情深爱她多年的蔡晓光有点配不上她。后来才发现并不是,蔡晓光才是她的贵人。按照周蓉的说法,他“善良有情趣又有个人的思想”,更难得的是,他一直对她痴心不改,像救火队员一样帮助周家度过了一难又一难。以周蓉年轻时候的个性,本该是劫难重重的一生,梁老先生想必也欣赏她,所以才让她虽经风雨而每有贵人扶持,落得美好结局。而她最大的幸运,其实是遇到蔡晓光。
同理而又相反,郑娟也是周秉昆的贵人。
周秉昆的一生称得上命运多舛,他一出场就被强迫着直面了枪毙好友的场景,之后失业,被骗失去房子,入狱十二年,出狱后又遭丧子之痛,一路坎坷,然而他又是幸运的。一路上他遇到了曲老太、白老师、邵社长等许多欣赏他的贵人,他做官的哥哥、做教授的姐姐、高干子弟的嫂子、做导演的姐夫都给了他各种各样的帮助,他的一帮好友也不离不弃,而最幸运的是他遇到了郑娟。
周秉昆眼中的郑娟是个“贤惠善良天真喜乐”的人。“只要承诺是她完全信赖的人做出的,她就可以靠着承诺达到幸福状态。即使那些承诺半真半假、并无兑现的可能,但只要郑重其事,她便备觉幸福。只要有一个个承诺,她的幸福状态便可持续。她要求兑现承诺的意识特别淡薄,几近于零,似乎认为承诺是一回事,兑现是另一回事;只要做出承诺的人自己并未声明收回承诺,那承诺便确确实实存在。而新的承诺,又会让她自然而然地忘记前一个承诺。”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是个世所罕见的妙人。
周秉昆是郑娟的救赎。两人相遇时,郑娟男友被枪毙又大着肚子,她生计无着却又有多病的老娘瞎眼的弟弟、肚子里的孩子和残破的草房,彼时彼刻,生计困窘低入尘埃。周秉昆简直是她救命的稻草。然而,郑娟更是周秉昆的救赎。首先她就长在他的审美上,他一看到她就喜欢就心动就魂不守舍;其次她又善良温柔,在周秉昆第一次蒙冤入狱时她悉心照顾他病瘫的母亲和幼小的外甥女,在他上当受骗失去住房时毫无怨言暖语宽慰,在他第二次误伤他人入狱时依旧不离不弃。她分明是他幸福不竭的源泉。
周秉昆比不上他聪明睿智的哥哥姐姐,他没上过大学,天性懦弱驽钝,一生挣扎在社会底层,生活在哥哥姐姐的阴影下,连房子也是晚年时在周秉义的关照下才从土坯房换到楼房。然而他一样的正直善良,有时候甚至善良得过分。他有好几个从小玩到大的好友,他会像唐吉诃德一样超出自己能力地去帮助别人。
其实,他有一个郑娟在,他的幸福指数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的男人。
由这里,想到了书中提到的爱情至上理论。
书中多次提到了爱情至上主义,作者借着蔡晓光的口说出来,“对于我们而言,除了真爱值得至上,还有什么别的值得至上吗?真爱多值得珍惜呀!我的切身感受是,由于人生中有真爱,我活得越来越知足,也越来越愿意做好人,越来越善良了。说一千道一万,咱俩得好好爱下去,这才是咱俩人生的根本,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乍一想觉得偏颇,细想又有些道理。周蓉年轻时是爱情至上,所以才跟着冯化成跑到贵州住在山洞里而无怨无悔,中年后想成为专家、大师,这也不算是妄想。然而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大师了,专家也不过是在媒体上胡言乱语忽悠老百姓的人的代名词。蔡晓光能看明白这一点,他是个通透的人。
听过一个笑话。父亲问孩子想要什么,孩子答想要金钱和美女,父亲大骂他眼界低俗,孩子改口说要事业和爱情,父亲则大喜。很有讽刺性。世界上很多人很多事看到底不外如是,只是大家都会用冠冕来粉饰。
确实,人生追求不外乎爱情和事业。我理解的事业就是找到喜欢做的事,并且深耕,并且这件事的收入养活得了一家老小。相比之下似乎爱情更容易实现,其实不然。几十年间我亲眼所见的爱情并不多,你爱的人不爱你,爱你的人你不爱,更多的不过是一起搭伙过生活的世俗人。两个人拼力拉着一辆小车向坡上辛苦前行,哪还有什么工夫顾及爱不爱呢?!所以我才这么羡慕周秉昆和郑娟的相互温暖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也羡慕蔡晓光和周蓉感情的幽默戏谑而愈老弥坚。
相比较而言,周家三兄妹都不算苦,书中真正苦的有几个,代表人物是肖国庆。肖国庆也经历了那个时代工人共同的难关——下岗,最后靠在街边拉三轮车过活,进入新世纪后,家里仍穷得连冰箱也买不起。他父亲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被冻死户外,而他因尿毒症无钱医治卧轨自杀。
肖国庆、孙赶超、周秉昆几个一直生活在光字片土坯房的同命人,他们没有上过大学,起初是光荣的工人,然后经历失业,挣扎在温饱线上。然而,生活毕竟会越来越好。除了国庆死去,赶超后来做了车队的队长,秉昆也住了楼房开了门店。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在努力挣扎努力奋斗的芸芸众生。
他们苦吗?我们苦吗?然而这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梁晓声老了,他的文字开始饱含温情,他不愿再撕开血淋淋的现实,他开始给笔下每个人物以希望。年轻的时候看过他写的一部《浮城》,描写一座海滨城市有一天突然与陆地分裂,整座城市漂浮在大海上,城市中的男人女人阔人穷人,为了一点吃的,为了一个救生圈……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描写人性在极致环境下的异化,真是到了触目惊心令人胆寒令人发指的程度。
而在这一部《人世间》中,其实并没几个严格意义上的坏人。
夏季风算一个。文革时期,她和前男友陶平分手后,挖空心思罗织罪名也要控告陶平,但她并不是什么主要人物,出场没几幕。
冯化成不算什么好人。起初他因为写诗被打为右派,意外获得周蓉垂青,可是文革后他回到城市,不过是追名逐利的一个俗人,他一次又一次出轨。然而,细想又多了一点点同情,他除了写诗什么也不会,偏偏他又明知自己写的诗很快就要过时了,他不过借一个又一个懵懵懂懂扑上来的文学女青年让自己的尊严苟延残喘罢了。他很猥琐,却不过是一个俗人。
春燕让人生厌,她一开始中意周秉昆,后来聚会假借酒醉钻进德宝的被窝强迫德宝娶她,她太世俗,功利心太重。文革中她乐此不疲地追逐一个又一个标兵的称号,文革后又沾沾自喜紧紧攫着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起初我还能理解些许,这不过是一个身在底层的年轻人出于本能抓住些能抓住的好处,就像困在桶里拼命挣扎划拉的螃蟹。她迫切地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却缺少途径,于是紧紧抓着周秉昆这个“干哥哥”。然而后来她越发暴露了自己的贪婪,她希望能借周秉义的权力违规买房,失望后她和德宝与周秉昆决裂,德宝在上级工作组面前实名举报周秉义,这就有点儿过了。他俩被自己的贪欲蒙住了心。
反面的人物就这几个而已,剩下的都是群像。譬如托赖周秉义的辛苦努力住上楼房又因为没获得更多好处而谩骂周秉义的小市民。也是这些人,原来住在光字片的时候,下暴雨雨水浸泡了街道,政府拉来砖头帮他们铺垫街道,扭头他们就把砖头都捡回自己的家。然而,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不是衣食忧愁,谁又愿意行为猥琐、锱铢必较呢?
佛家说,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俗话又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众生皆苦。
人从呱呱坠地就有要求,有欲望。除了初生时喝奶的要求易于被满足而外,此后一生的要求和欲望,常常是得不到满足的。有一些愿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另一些,穷尽你的所有力量,仍然实现不了。这应该是痛苦的根源之一吧!
鲁迅冷静地在纸上写道:“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是的,谁都不是谁的救主。此之蜜糖,彼之砒霜。
于是杨绛先生也说了话:“这个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能治愈你的,只有自己。不去抱怨,不怕孤单,努力沉淀。世间皆苦,唯有自渡。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然。”
能够理解这句话,对人对事对己,也就能多一分淡然,多一分释怀。
最后用梁老先生书中的一句话结尾,好人生比好年华更重要。我觉得有道理,或者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只要有好人生,就是好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