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比努力重要,所以那个高中都没毕业的同学赶上了风口,几年间拼出的家业比状元还多;
选择比努力重要,所以想着找个好人家就能过上理想生活的女同学,最早成了“人生赢家”;
“选择比努力重要,所以,对的选择最重要……”
多少被只说半句的毒鸡汤误导的年轻人,在找寻一个“对的选择”的路上不停探索,耗尽了耐心和拼劲,却往往没意识到,只求更好选择却耽误了努力,是何等的南辕北辙。
存在可能性
就存在焦虑
“选择恐惧症”好像是种流行病——当代青年“必备”的精神顽疾。
好不容易做出了选择,没过多久又开始打退堂鼓了——申请到心仪的offer,可刚去念书就开始后悔;新工作还没满一年,就开始喋喋不休地牢骚抱怨;曾经相爱的恋人走到分手,最先反思的不是自己做得好不好,而是开始怀疑选得对不对……
美国新闻网站Buzzfeed曾总结一组“有选择障碍的人”才能看得懂的图表。
“早知道现在生活这么差劲,当初要是选那个就好了!”
人们总是存在这样一种潜意识:一定要先有对的选择才行,入错行如同嫁错郎,都是万劫不复的终生谬误。
所以,一直徘徊在选择面前,却没有付出应有的努力,结果最后往往一事无成。
从哲学家的角度来看,这很可能是“布里丹毛驴症”。
14世纪法国哲学家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有天农民在送草料时,额外多放了一堆草料在旁边,这下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难以抉择、犹豫不定,最终活活饿死。
社会学家Renata Salecl认为,所谓的选择障碍,就是因为“选择”意味着在得到某些东西的同时失去另一些东西,这种想法让我们在做出选择时无比焦虑。
身处资讯爆炸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的错觉在脑海中不断加深,永远认为自己并未“准备好”确定一个选项,光是寻找“最好的选择”就耗尽了全身力气。
幸福是拥有选择的权利
但给自己选择越多幸福就越少
所谓迷茫,是人性贪婪的另一假面,也是时代的症结。
一期《圆桌派》里,《读库》主编张立宪说,有人两年换了四五次工作,到他这里来应聘,他就很好奇地想聊聊。
“抛开现实应聘,问他你最想做什么?结果发现,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太多人被成功学毒害,觉得自己是“打工仔的身子乔布斯的命”,终日沉沦在怀才不遇的郁闷中。
这是个人的选择权衡机制存在问题,也是整个社会“共享”的心理疾病。
“我原来以为,这个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是一种平庸的生活,是一种很可怕的生活。现在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一眼望得到头的一种生活,是一种很有安全感、很奢侈的生活。你必须要么非常努力,要么非常聪明,你才能勉强过上一种平庸的生活”,蒋方舟说。
太多人刚开始努力就害怕没结果,所以一直不断怀疑努力的方向出了问题。
人们害怕做不好选择,一方面体现自我评估能力的欠缺,另一方面,也是能力撑不起野心的无奈。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2016这三年来,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持续走低。
六成以上90后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做不满1年,其中有38%的人不到半年就会另谋高就。
高频率地离职跳槽,一方面反映的是对工作、对自身评估判断力的不足,同时也是自身能力与工作的适配程度也相对较低。
在过去的年代,“只有破产的公司,没有破产的个人”,只要熬到了年头,生活所需就会适时到来。
但这样的游戏规则,现在已经行不通——不进步就是在倒退,完不成不断提高的指标,就约等于失去了被利用的价值。
为自我安慰的阶段式进展而满足,美其名曰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换个角度看来,就是在假装努力——《假装很努力,让99%的年轻人100%焦虑》一文中提到的,“一边花着时间说服自己在拼命用功,另一边惦记着休闲满足和自己应得的补偿。在两边都没有经过思考、让自己升级,而只是两头拉扯,不停消耗元气。”
那些不坚持努力的人,已经连熬年头、等待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另一种心理机制是:总想投机取巧走捷径,似乎选对了就不用努力了。碰运气的赌徒心理,指望一个选择就能改变人生。
崇拜速度的时代里,社会高度赞美着投机者,却嘲笑埋头苦干的精神。“00后已经月入百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样一碗碗毒鸡汤灌下去,人人急躁焦虑。
美国精神病学家Zbigniew Lipowski曾在研究中指出,“我始终认为,这个日渐富裕和复杂化的社会,教唆了过量的‘有吸引力的选项’生成。
正是那些过量的有吸引力的选项,带来了冲突感、挫败感、以及无法满足的胃口和随之而来的焦虑。
令人渴望的备选项越多,冲突就越强烈——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正是在一个‘过度充足’的世界里,布里丹之驴的阴影才猎捕着我们。”
我们常常只看到成功时刻的光鲜,却不关心他们背后的努力、忽视了一个最浅显的真相:倘若他们做了选择之后没继续努力,无论起点多高最后都会化为泡影。
即使运气好选对了,也是前期的努力增加了这种可能性、是眼界的积累让人能够在好运来临时,审时度势把握机会。
事实上,选择的好坏是主观上的感受判断。
美国社会心理学教授、TED著名讲者Barry Schwartz在其著作《The Paradox of Choice: Why More is Less》中提出革命性观点:幸福意味着拥有自由和选择,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相反,选择越多,幸福越少。
他认为即使人们做出了相对正确的选择,也不一定会感到满足,因为适应效应、比较、机会成本等因素会降低我们的主观感受。
选择仅仅提供了可能,然而我们或许把它看得太重,过度放大选择的重要性,轻视了努力的意涵。
比起为“不成功便成仁”找捷径
要明白人生多的是“理所当然”
诚然,好的选择的确能让人在成长的路上事半功倍,但万千条路,哪有那么容易就选对?
帮助我们做出更好判断和最佳选择的前提,是眼界和积累。
没有人拥有预知未来的神力,他们一定都是努力让能力、眼界、学识都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自然会做出理性的分析,这时走出的那一步,才能叫“选择”。
否则,那些没有努力过的经验支撑、自以为是的决定,只不过是盲从。
来自哈佛商学院的台湾籍作家Joey Chung,在校期间曾看过过去80年以来超过七万名哈佛商学院校友的资料统计图表。展示资料后,心理医师向大家分析了这些资料的启示:
第一,学生们一直被告知“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定义了我们的履历和我们未来四十年的职业生涯——错。
历史资料显示,第一份工作对于未来成功或失败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要记住,第一份工作的重点是让你了解业界。
第二,人们的第三份工作却很重要。据统计,到了第三份工作或是当积累了五、六年职场经验时,已能够清楚地知道什么会使你快乐、什么才是你想在未来人生中全力以赴的事情。
二十岁的人生,不能等到三十才开始。
假如不确定性太多、自由选择意志过了头,反而会导致无法作为。
阿德勒心理学教导人们:人生没有你想象的复杂,我们要学习的不是更多,而是简化一切,更接近简单纯粹的自己。
年轻人就更不必用“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去面对选择,不是最好的选择又如何呢?
成年人的担当,恰恰体现在当你自己作了一个决定,就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来。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n Gilbert与Jane Ebert做过一项实验:要求摄影师们几天内拍摄大量照片,选两张在暗房里洗出来,然后从中挑选一张带走,另一张留在研究室归档。
但规则是,一半摄影师事后被允许改变心意重做决定,一半摄影师则不容反悔。
结果表明,与那些可以反悔的摄影师相比,不得反悔的摄影师要更加爱自己所选的照片。
不得反悔,反而让人们更认可自己的选择,唯有下定决心,才能享受到更大的满足感。
选择和努力本身没可比性,因为无论你是否选择,后边的努力都是必须的,成长的道路本就是“努力→选择→努力→选择→努力”的螺旋爬升过程。
斯坦福心理学家Kelly McGonigal所著《斯坦福大学心理学讲义——人生顺利的简单法则》中,总共有七个章节,而其中第一章就以“成功不是天注定,只要做好‘理所当然’,就能找到美好人生”作为标题,告诉读者:努力,才是实现美好人生的大前提。
既然已经选好一条路,就不需再患得患失,只要奋力向前,其实每条路都走得通,努力到何种程度,决定了最后站在何种高度。
与其在“选什么才好”的无解哉问上浪费时间,不如更努力地珍惜每一个当下、每一天都全力以赴。
诺贝尔文学奖得住阿尔贝·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论荒谬》书中写道,
“我把西西弗留在山脚下!我们总是看到他身上的重负。而西西弗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且搬掉石头。他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
这块巨石上的每一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颗矿砂唯有对西西弗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
周遭的事,身边的人,哪有什么对错,那都是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