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只老绵羊,背景是荒凉的大山。那只绵羊的眼神略显沧桑,大概是对生活在这人口寥若星辰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种无奈妥协吧!这是16岁这年,我们跟着最有个性的韩向东老师去写生时拍的,我很喜欢这羊,这山。
说到写生,得先讲我们的老师韩向东,有个性,扎个马尾辫,戴副颇有学者范儿的眼镜,骨子里就透着浓浓的艺术气息!跟着这样的老师去写生,势必不一样,去了近二十天,在金口河经历了差点车毁人亡的惨剧,也路过美姑、昭觉等“恐怖地带”,看到了彝海结盟之地的原始生态美,领略了西昌邛海的风光。也说二三事,聊聊这写生故事!
我们租了一辆可容二十余人的中巴车从仁寿县开出,行程一整天,路过了新市镇,到达了第一站雷波。雷波县地处四川省西南东段小凉山,属于凉山自治区,金沙江北岸。二十多年前的雷波是个贫困县,所以我们的住宿条件也很不好。床单发黑,窗帘透光,窗户进风。三四个同学挤在一个标准间里。但同学多,热闹,不管在哪里,除了开心就是欢乐。我们去镇上觅食,看到彝民们卖的荞粑,那种黑黑的,看起来难以下咽的食物。可我们都怕“彝胞”,他们每个人身上都随身携带少数民族特有的管制刀具,那时,少数民族配刀具在凉山州是合法的。彝民因风俗习惯从来不洗澡,看起来皮肤黑黑的,他们用中草药避身上的异味,因此彝族自治州也是中药材基地。因为这些因素,我们路过他们的摊位时,但凡摊主朝我们一笑,我们便在内心恐惧的驱使下,笑吟吟地各人买一个黑荞粑,努力啃起来。记得我第一口咬下去是没味的,因为它是纯黑色,所以心理因素,吞咽起来特困难,个中复杂滋味就不必一一详解了。到了晚上睡觉,我们几个女生都因为浑身发痒而睡不好,开灯寻根源,原来床上有風子!哎哟,真是难过的雷波站。
第二日,我们沿着金沙江一路挺进,金沙江很细,水流湍急,两旁悬岸峭壁。让人想到了《长征》中“金沙水拍云涯暖”的气势,使人感到深深地寒意。车子不停地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着,望望窗外,这路没有防护拦,还这么细,我们的心也悬着。车上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谁也不敢发声,这时,车子一个踉跄,司机急刹车,车子向前滑行了几下,稳稳停在崖边。我吓得哇地大哭起来,太惊心动魄了,看看司机,一额头的汗!就这样摇摇晃晃中,我们路过了好几个地方,也停留了三晚,到了彝海结盟,也正式进入彝族聚居区,这里山高谷深、地形复杂、道路艰险。彝民很凶,不喜汉民。我因为害怕彝民,也有了至今难忘的囧事,内急不敢下车,就熬着,直到熬出眼泪,我才被同学和老师的保护下,去了山坡上方便,可是爬上了山坡,由于山坡是黄沙土地形,我上去了,鞋底打滑,根本下不来。急得老师和同学在下面大叫,我也着急。又是一阵哭,后来我是滚着下来,还是爬着下来,我自己也忘了。多次事件,写生回来,大家冠名我“大眼爱哭鬼江青!”
途经冕宁县拖乌区时,我又闹了一个笑话,追寻打火英雄“赖宁”,我有个英雄梦,“赖宁”是冕宁人,于是我想着,只要到了这里,我就去寻他的足迹。可爱的我,从街头问到街尾,“你知道赖宁的家吗?”路人朝我笑着摇摇头,那表情像极了笑我傻!到了“彝海结盟”遗址,从彝海沿着步道往上走,小广场正对着彝海结盟纪念碑。跟着爬上楼梯,纪念碑旁边有一个用铁栅栏围住的草坪,我们便在草坪上铺开画板,开始摄影采风、写生。不亦乐乎,我当时带了一大盒素碳画笔,一盒蜡笔、简单的水粉颜料。目的是写生,实则体验生活,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美丽……
最后一站是西昌邛海,其形状如蜗牛,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 邛海如同我国一些高原湖景一样,以恬静著称,我们徜徉湖边,一片浩翰波光闪耀在苍山碧野之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一路在邛海之行中画上圆满句号。这一路画,一路行,在行行摄摄中,留下了写生过程的每一种经历。
这一种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值得回忆的一次,历时二十多天,断粮的考验、風子的叮咬、内急无所解等等,都像发生在昨天,我的人生挺精彩的,挺丰富的,太多值得回忆并写下来的东西。你喜欢这些故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