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是归纳法,归纳法含有隐含假设,不能带来必然的导出,所以才有了善友教授从基础理论出发,重新定义创新,以抽象概念为主,辅以具象案例,以此来启发创业者的创新思维。这就是公理化方法在创新这么学科的应用。就像泰勒斯的水,毕达哥拉斯的数,结果不重要,思维方式才是核心,这点来讲,善友教授相当于开了创新学科的先河,了不起也功德无量。
以生物学为基础,从几十万年的物演尺度来看,林林总总的物种就是一次次创新的结果,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植物到动物,从动物到人类。企业的生态也是这样,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就是基本的规则。
自然界里无飞跃,企业的进化或者说创新也是这样,不可能无中生有,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天降馅饼,最好的创新方式应该是之前的生产要素或是企业基因的重新排列组合,最好的状态应该是播下思想的种子之后自然而然长出来的,当然,如果能遵循一定的规律可以大大增加创新成功率。
以生物思维来讲,企业就是一个生命体,生存发展都是有周期性的,而第一曲线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刚开始举步维艰,后面高速增长,然后再遭遇失速下滑。知道生存周期之后就可以选择相对更安全的促进创新时段。
战略就是选择,基于企业自身,基于市场,基于主流文化,其作用实质就是要形成杠杆。区分好战略坏战略的方式不是看对立面有多差,而是对立面有多好,有多诱惑。好的战略一定是舍九取一的,一定是经过艰苦的思想斗争之后的坚定选择。
创新的精髓是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其实质,就是不可替代性,如果不可替代性越强,市场价值就越高,当然越容易存活。哪怕是再小的赛道,用心杀出去也可以成为新领域的王。
案例好记,理论难深,但应更坚定理论为骨,案例为肉,肉的作用是维护和强化,骨却是后盾和支撑。
归一2019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