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前,欧洲一路游完归来的时候,心里隐约感觉想写点什么。毕竟,无论从时间、精力还是资金的投入而言,这都是我们迄今为止最重大的一次旅行。
一开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将就着先期整理出来的一些照片,写下了圣保罗与西敏寺那篇——没想到,创作热情就此一发不可收拾。此后的几周,日常搬砖游泳,回家弄饭弄娃,顺带还因为忘我写作受凉感冒一周,再加上看世界杯——除了这些,差不多所有时间都给了写作。
查证细究的艰辛,灵感全无的困顿,峰回路转的灵感,挥毫如飞的畅快,发布分享的快意,字斟句酌的修改,全部都经历了。直到今天蓦然回首,这个系列已完成近43000字、共17篇文章,自己都有点感叹热情与专注的能量。
当然,因为时间精力有限,更因为学识修为有限,这些文章远远说不上优秀。实际上,越写、越查证、越参照名家,越能感觉到山外有山学无止境。写伦敦巴黎罗马巴塞罗那这些拥有深厚历史人文底蕴的城市之时,这种感觉尤甚。
但这又有何妨呢。至少全情投入地做了一件以前不曾做过的事情,用一个系列记录了我们所感知的欧洲。每一篇文章发表出来,点赞的多寡不尽相同,但请相信,它们都预先通过了我自己内心的点赞,才呈现在你们眼前。
20多天日程紧密的假期,要想如记流水账一般写下来,作者读者都会身心俱疲。所以一开始就确定了,写的是笔记,而不是游记。既然是笔记,就得有前期的观察与体悟,以及后期的查证、剪裁与编排。比如罗马人民广场上的方尖碑,当时我们沉浸于现场生活感满满的氛围之中,并不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写文章的时候一查证,才知道了它3000多年、从埃及辗转到罗马的历史,就更真切地感悟到了历史与现世在罗马的完美融合。在这个系列中,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一边写,一边温故知新,一边觉得欧洲的行程还在笔端继续。这样的感觉很美妙。
写下当时的精彩,以抵御时间对记忆的侵蚀;用后来的获知与感悟,让当时的精彩更加精彩。这,就是我一路笔耕不辍的动力来源。
另一个心愿,等到有一天,娃的中文学得足够好了,可以读懂我今天写下的文字。他会就此忆起昔日与老爸暴走欧洲的情形,或许还会为父子的基情、为生命的张扬而会心一笑。
一场重大的旅行,并非只是想看的看了、想吃的吃了,而是有着一种启示意义。我所得到的启示是,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所在的澳新只是欧洲的文化末梢,而只有到了中枢与心脏地带,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世界的无限可能。这种可能,其实让人更好地读懂自己的内心:那是一颗对世界、对未知有着无穷期盼的心,它的跳动不因年龄的增长而衰竭,反而愈加热切与明晰。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是啊,不看怎么知道,你能和远在天边的一个广场,一个教堂,一座球场乃至一块墓碑产生神奇的感应。不看怎么知道,你会发现或重新发现人类的精彩过往,不管是古埃及象形文字,还是未完成风格或者与之截然相反的巴洛克。不看怎么知道,其实,你想与世界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泳者swim on
2018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