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人口普查以后,社会的老龄化问题又成了话题,最近三胎政策的建议也扑面而来,有关生三胎以及有三胎进行的家庭可以拿到补贴,具体的内容网络上流传,这次人口普查工作国家肯定有个结论,那是国事大事,我在这里想说说人老了怎么办,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年轻时觉得这一天离自己很远,中年上老下有少,忙碌的生活充满着自己,一切好似无暇考虑,即使偶尔有触动,往这个方面想想,老年那么大的一个人生阶段,那里的头绪太多了,怎么去思考,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困境大山,避之唯恐不及,不愿意去面对,每每浮出这些念头,就用不知生焉知死的来搪塞自己,圣人都不想老去往生,把眼下的事情做好即可,这就是说最大的作业,话虽然这么说,看到垂垂老矣的父母和长辈,他们虽然不想给我的找麻烦,孤独地在这段路上走着,望着他们我们于心可安。这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前两天和朋友聊天不知怎么的说得尽都是这个方面。不远处,在未来,自己也老矣这个问题常浮出现意识里。
老了自己该是个什么样子,当然身体垂老已经是个不可变的现实,人除了身体精神上老了以后该具备一点东西吧,老年是个宝这个在传统社会里的这种理念,当下是不是出现了危机,我的这种想法很肤浅,目前的社会现实越来越西方化,西方和东方在人性方面的冲突是鲜而易见的,更深的地方我们不说,光看这次疫情,那种个人化的社会把自由视作至上的群体意识,在防疫过程中我们看来一种平常的措施,在那里都形成那么大的冲突,比如说,戴口罩,人化入骨子里的东西要想改变是多么难的,到如今,选票政治的国家在讨好选民时还是把摘口罩当作一件政绩,前不久,拜登宣布他们抗疫胜利,解放区可以摘口罩云云,让人觉得啼笑皆非,西方人这套极致高度发育的资本主义这一套规则对于老年人的老齡社会化服务在中国社会推广, 这是个大势可趋的事情,但是中国老年人进入这种社会秩序过程中太快了,老年人的心理准备状态好了没有,显然没答案,当下正在老矣的人正面临着传统文化里老年是个宝,到养老院养老的过程,在这方面社会辅助的时空太少了,这样的转变到目前,也很尖锐,老人是个宝在富裕一些的家庭公共平台推广,这也没有什么问题,殷实的家境才能照顾到家族里每个人的尊严,更多的人面对的是囧状,虽然我们的传统社会转型从时空上来说也有一个历史阶段了,但是很多问题的讨论并不深刻,就拿老矣这个问题,一直都是问题,没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呈现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的状态,老人是个宝是传统文化中的理念,它已经化入文化人心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传统社会尊老文化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天让老人走进养老院这种方式对于老年人心理方面考虑了多少,这样确实解决了️些现实问题,老年人心理这个弯到底转过来没有,为了现实难不成老年人只能接受如此,朋友描述的一位老人因子女照顾发生矛盾,决定让老人去养老院,子女就这么决定了老人的生活,老人不想因自己引起子女矛盾,就接受了这个宿命,中间老人的心理弯并没有转过来,在养老院三个月就去世了。我这里就是提出个问题,老外戴口罩的弯心理那个弯都那么难转的。老人的内心的弯当下社会考虑了多少,真的是老人去了养老院,就会出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吗。
关心老人的心理叙畅更为重要,现在不是提什么尊严的问题,老年这个阶段是一条更为孤独的人生旅程,对于养老问题应该有一种更深刻的讨论,探索一条老年阶段的更人性的路子来,这个时候可不要摸着石头过河,老有所养的这个养要做的扎实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