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命如何成为一个人?这是一个无比宏大的命题。
何为人呢?
作为一个人,我们受到社会规则、道德法则、文化历史背景等等的约束。作为一个人,我们有自己的权利,身上也肩负着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在埃里克森看来,个人和文化是相互渗透的。我们的心灵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要求、价值观和判断中产生和形成的;同时,我们在生活中努力寻找意义的努力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文化和历史的变化。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我们的教导也让民族、家族的文化得到了传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现了自我的认同(ego identity 自我同一性),包括意识层面的个人认同感;潜意识层面对个人性格连续性的追求;自我整合这一潜在机制达到效果的标准;及对群体理念和认同保持内心的共同一致。
埃里克森的一个伟大的贡献在于他延长了精神分析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个体童年早期0-3岁的成长过程,而将目光放长远到了个体的整个发展历程之重,他提出了人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的8个关键阶段及相应命题和任务。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这8个阶段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互相覆盖可以在某些条件下有轻微变化的。同时,对于个体发展而言,他所提到的命题和任务并非机械的是不是、能不能,而需要我们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为自己找到这个连续谱系上属于自己的定点,这也是对于自我同一性而言非常重要的命题。
这八个重要阶段为:
讲道理,我其实一直没有将埃里克森视为一个精神分析学家,一方面是他的理论最早是在发展心理学中接触到的,跟精神分析似乎没什么关系,更别说用在临床实践中了;另一方面是我最近在看埃里克森的《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在看的过程中让我不止一次的想到那些我喜欢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他们所研究的领域,比如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道格·桑德斯的《落脚城市》等等。当看了埃里克森的经历才发现,他在美国还真是跟那些人类学家们(其中就有鲁思)经常在一起,也是难怪了。
对于自我同一性这一点,其实读完了后继者中关于埃里克森理论的部分、听完讲解我还是有一点点不那么明晰的。在我的有限理解中,自我同一性应该是个体在文化历史背景、个人自我状态、责任义务等等方方面面给了自己一个锚定点,清楚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的能力兴趣爱好是怎样的,我认同怎样的文化,我的内核是何种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我要为之努力的信念是什么。
希望看完埃里克森的《同一性》后,对于自我同一性我能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一个生命如何成为一个人?除了作为人外,还有一个我认为更深层更重要的命题是,体验为人。我们能否感觉到生而为人的快乐、满足、热情等。这是科胡特的自体(self)心理学中所关注的。
在科胡特看来,陷入困境的人并非是受到禁忌秘密的罪恶感煎熬,而是毫无意义的度过一生。这些受困的人失去了给平庸注入兴趣的生活热情,他看起来像人,举止像人,但他感到生活是苦役,成就是虚无。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而非弗洛伊德视角中负罪的人。
这让我想起了温尼科特所提出的假我障碍,这些人缺乏主观经验的质量:内部现实感、生活中充满个人意义感、视自己为自身经验的中心,独特而具有创造性。他们在举止和功能上一如常人,却感到自己不像人。
他们缺乏的并不是爱和工作的能力,而是更本质的为自己拥有爱与工作的能力感到快乐和自豪的能力。少了这种能力,成功也是空洞的。生而为人,更多感受到的是空无。
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个体,到底缺乏的是什么呢?
在科胡特的理论下,他所缺乏的是一种健康的自恋。
人就像一个水瓶,只有自己充满了爱与被爱的感觉,才能将这种生命能量流溢出去,去滋养和守护他人。当爱与被爱的源泉是枯竭的,那么这个人也会逐渐空洞成干裂的土地,生发不出生命的活力。
一个健康的个体要经过三个阶段成长起来:
在第一个阶段,他所拥有的自体客体(我使用你作为我的一部分,帮我实现愿望,同时我将借代并内化你的特质)“回应并肯定儿童天生的活力、伟大和完美的感受”,带着快乐和认可来看待他,支持儿童扩展的心灵状态。也就是母亲这一角色(抽象意义上的)的积极关注。
在第二个阶段,儿童与强大有力的他人有了紧密的联系,这个他人是个可理想化的课题,能够让儿童仰望,是儿童效仿的榜样,希望自己能够变得和他一样好。也就是父亲角色(抽象意义上的)的榜样作用。
在第三个阶段,对儿童坦率并与儿童相似的自体客体,唤起了儿童与他们之间重要的相似感。也就是儿童的自体客体(抽象意义上的父母)根据儿童本身的特质给予他关注,并镜映出他真实的状态,给他积极的反馈(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真实客观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
这是一个不断蜕变内化的过程,它通过细小的方式无数次重复,帮助儿童建立内心结构,最终形成安全、弹性的自我(核心自我nucleus self),始终保持着原初幼稚自恋状态的兴奋和活力的精髓(生命活力的源泉)。
人何以为人,我们如何成长为现在的自我?这个命题过于宏大。
当我们细细去翻阅自己的成长经历,却不难发现,这个成长的过程来自于生活的一呼一吸、一饭一蔬、一点一滴。在这过去的经历中,铭刻着我们过去的创伤与收获,交织着我们的爱与恨。
那些我们得到的,和我们没得到的,最终雕刻成了现在的我们。
过去不可追,未来尤可期。我们无法否认过去的伤痛,也无法回到过去回到抱持的环境下再成长一遍。我们能够决定的,是现在的我们。我们是否允许现在的我们,可以获得爱、希望、热情与活力。
也许过程会艰难会曲折,也许会经历很多的内心冲突,但路在脚下,绵延不绝,尝试着走出去一步再一步,总有一天会走出所谓“原生家庭”的困局,给自己一个想要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