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8:思想

昨晚临睡前,看到一段话,来自一个几十粉丝的普通人。密密麻麻一整个屏幕的文字,尽显她对此的想法和即将溢出屏幕的表达欲,我一字一句的读了2遍,发现跟我的想法非常的一致。不过我从来没有系统的想过这件事情。

“其实凡事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很多事情人们都是通过自身的一些处境和情绪来决定了自己的当下的选择。他们的情绪想要得到一个宣泄口。一旦有一个观点,事件或者词汇帮助他们达成了这种目的,他们就会通过群体效应来深化这种“观点”的合理性,从而失去了我们最宝贵的“思想”。

以上这段是我理解的原文中表达的部分意思。

这其实也是网暴频发,人们不在乎真相,只在乎当下我对你的抨击满足了我自己的欲望和情绪。

标签化时代,几个词语就形容出了一个人。

一个星座一个地区定义了一个人的性格和好坏。

更别提现在的一些“原生家庭”“亲密关系”“社会环境”等一些现代词汇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情绪宣泄口。

曾经一度我也掉进了这个漩涡,但是很快我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这些词本身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在于不同的人给他们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更有借此营销的各类群体为了个人利益,让这些词成了我们失败的原因和不作为的借口。

就像我之前,看到一个创业者的心路历程视频,下面一条评论是,“他负债一百万也有家人给他还”点赞量也不少,虽然这些话都是事实。但人们仿佛已经习惯了找到这些给自己借口的方式。却永远看不到,除这一百万之外的付出和努力有多么艰辛。当然这条评论下也吵的不可开交......

我很喜欢思维的碰撞和理性的辩证,但讨厌的是固执的思维和人们的成见
或许真的还要很久,大家才会真正觉醒,真的的迎来思想变革的潮流。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目前最简单有效的第一步就是“不合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