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据新闻报道,吴谢宇的姑姑患有精神分裂症,这种精神疾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天才与疯子之间,距离很短。德国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灵格以为,家族中的精神分裂遗传是因为在这个家族的历史上有谋杀发生,当然这只是他的经验得出的结论,并没有科学证明。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伯特海灵格的理论。
以上是从各个媒体拼凑起来的吴谢宇的生活背景。
假如吴母真如有些文章所讲有强迫症,洁癖,那么她对吴谢宇的要求应该比较严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无意识地迎合父母的需求,父母通过孩子满足自己的需求,也是无意识的。小孩子是没有生存能力的,只有迎合父母才能生存下去,慢慢地他自己的需求就被压抑,被忽略。他就不能形成健康的自我。
没有完美的父母,大部分孩子会被无意识伤害。吴谢宇大部分时间都与母亲一起度过,母亲的影响控制力不容置疑。吴母有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个不被治愈的心理疾病是从她的成长中带来的,有了孩子后通过控制孩子来满足自己未被满足的部分。吴谢宇是智商很高那种,我们的传统要求是孩子听话学习好乖有礼貌,这些他都能一直能满足母亲的需求。他做为一个乖孩子一路到进入北大,读到大二。这些年他一直做为一个乖孩子来满足母亲的精神需求,而他自己被忽略。
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代表人华生以为,人的行为反应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习得,他曾说过,给他一打婴儿,他可以训练出任何你想要的人物。华生的理论忽视人的内心需求,认为人的认知情绪是可以由行为的改变而改变的。华生因为操控婴儿的生长环境而被心理学界赶出了心理学之门。如果想了解华生的理论可以去网上搜索。我们现在知道的是,华生的一个儿子在三十岁时自杀,另一个曾经几次试图自杀,女儿的精神状态也很不好,也就是说他的几个孩子都不幸福。
这就是说,忽视内心的需求,只讲究外在的表现对错,这种教育方式终究是要出问题。个人内心的需求不会消失,即使被压抑到内心深处,它总会找一个出口表现出来,这种不被满足的需求会表现为精神疾病,表现为攻击性,攻击自己或他人。要么自大,要么抑郁。自大是通过外部的被赞叹获得的,一旦不能满足被赞誉的需求,就会变得抑郁。
在很多学习优秀的大学生中有一种人称自己为空心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活着。小时候一直带着优秀的让人羡慕的光环生活,进入大学后虽然还是很优秀,但没有之前那么突出。随着掌声的稀疏他们会变得恐慌,如果没有了掌声赞美自己是谁?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只有靠外在因素才能认可自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