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出发去女儿家了,今天继续和闺蜜一起去公园晨练。
有了前几天的适应,从昨天开始我们已经无需提前约定出门的时间就能很默契的提早到达相会的地方。因为考虑到天热,我们将晨练的时间一再提前,从之前的八点约,到后来的七点半约,再到七点约,一直到现在的六点起床,洗漱后直接出门,六点四十左右基本已经到了相会的地方。
我们都是自律的人,一天比一天出门早。闺蜜说。
这就是锻炼要有搭子的好处。就像我昨天醒来晚了,但一想到你在等我,洗漱起来就飞快,紧赶慢赶也要提早出门,这要是自己一个人锻炼,估计起来晚了就会磨蹭到七点以后也不见得能出门,或者一看醒来晚,干脆不出门也有可能。
一见面我就和闺蜜叭叭哒哒一大堆。
两个人有说有笑,一会儿就到了电车站。
不到七点,电车比往日人更少,只是早晨的电车没有开空调,坐在里面很是闷。好在我们坐车也就十来分钟,两个人说说笑笑,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
下了车,轻车熟路,两人直奔长廊而去。今天我们去的时候长廊里有两个人,一个打拳的七十岁左右的老头,还有一个六十来岁的男人,他的锻炼方式我没看明白。
我们去的时候他手里在摆弄一个像古装剧里腰带一样的东西,后来他将带子绑到了长廊上面,然后套在自己背上,在上面吊着晃来晃去。他在哪里晃一会,下来坐着扣一会手机,扣一会手机后再晃一会,一直折腾到我们走,他还在哪里折腾。
旁边的老头倒是走的早,我们练到四五遍时,他的拳打完了,就走了。
后来长廊里来一堆拍照的女人,叽叽喳喳的换着姿势拍照,拍完坐下来开始聊天,人多势众,声音很大。正巧我和闺蜜的锻炼也结束了,开始坐下来吃水果。
坐在凳子上打坐,吃水果,聊天,也是我们每天晨练的重要一环。
八点不到到公园,十点后离开,连续一周运动量也算到位。八卦也没有少聊,生活简单而又充实。用闺蜜的话说,我们这哪是减肥啊,每天锻炼得怎么样就不说了,吃的比在家多了一倍不止。
在家吃早餐,最多也是一个鸡蛋,半个水果。去外面和闺蜜一起吃,一人两个鸡蛋,两个水果。是平常吃的几倍,就得快乐的增肥吧。
我现在对体重已经不焦虑了。我对闺蜜说。你就更不必焦虑,我对比我体重轻了十斤的闺蜜说。
闺蜜笑着说:我不焦虑,但一个人人难免偷懒吃的不到位,体重也很难再上去。
这就是婚姻的意义,找个陪你一起吃饭的人。我笑着对闺蜜说。婚姻和我们晨练一样,一个人也能锻炼,但有个搭子坚持的更好,婚姻也是一个人生活没问题,但是真有事,也就难免无助,内心空虚。
就是,去年我生病时,就很无助。闺蜜也附和说。当然我之所以和她那样说,也是知道她去年生病后,一个人奔走医院看着挺可怜。
慢慢找吧,总能遇见一个志趣相投,想要找个人结伴而行的人吧。我安慰闺蜜说。
希望得有,但失望的心里准备也得有。闺蜜淡定的说。我现在心态好,有人同行当然好,如果没有,一个人也要好好的过下去。
这样想就对了。遇见对的人也得靠缘分,缘分不到,你怎么焦虑也没用,就连努力也没有方向。
闺蜜一二年离婚,至今已经十三年,期间找过几个,但都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没有走到一起。要说交往最长的也就算和表弟的交往了。她和表弟这段感情是我撮合的,交往期间我的感觉就是两人还是互相喜欢的,但是交往久了就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表弟不愿意让前岳父母知道他有再娶的心思。这一点别说闺蜜了,我也是无法接受的。现在社会男女之事,这样遮遮掩掩的,有啥意思呢?
偏巧闺蜜也是个有主意,有原则的人,她认为自己交往的人必须是个坦坦荡荡的人,她觉得她和表弟的事情,如果要往下走,就必须得到亲友身边人的认可,否则偷偷摸摸的有啥意思。自己也不是见不得人的小三,情人之类的,没必要趟这趟浑水。
理性而言,我肯定是支持闺蜜的。但从情感上而说,我无法接受他们交往五年,依然能回到原点的事实。
五年了,闺蜜其实多次努力过尝试改变表弟,但表弟就像装睡的人,不愿意醒来,结果就是失望攒够了闺蜜离开了。这段被大家都看好的感情就这样无疾而终。
这几天,去广州二儿子家生活一年多的姑姑姑父回到了小城,父亲发来信息,希望我能过去看看老人,但我一想到去姑姑家,跨不过去表弟和闺蜜这事,就不想去。
老实说这件事,我曾经苦口婆心的和姑姑全家说过,但人家全家人就一个态度:表弟的事只能他自己处理。而表弟呢,也就一句话顺其自然。结果就是现在这样。
听闻这两人断了以后,姑姑给我打过电话,我的立场也很坚定,表弟必须先解决好自己的问题,才能决定要不要续娶。否则介绍多少女朋友结果都一样。
但姑姑的观点听起来好像也没毛病。表弟再娶和前岳父母没关系,他们知道不知道没那么重要。
这话听起来没毛病,但现实是前岳父母至今任何事情都很依赖这个前女婿。就连表弟本人至今也是关注前岳父母要比自己父母多得多。并且表弟所住的小区和前岳父母的小区只隔了一条马路,这样的现实,表弟续娶这事,怎么可能一句“没关系”就说过去呢?
我知道姑姑的话完全是逃避问题。但她年岁也大了,儿子出了这样的事,对她的打击已经很大了,我也不忍心再伤害她,看来我也只能逃避现实了。
前几天看视频,看到一个十来岁的小孩,不会和人正经的交流,一遇到问题就撒泼打滚,尖着嗓子大叫。根本无法安静下来。这个视频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示。我觉得表弟现在和父母相处的方式就是这样,拒绝沟通,遇到问题除了习惯简单粗暴的对着父母吼:“你懂啥?你别管?”自己其实也是一点注意也没有。而姑姑姑父呢?也是习惯了惯着表弟,嘴上说怕儿子伤心,很多事就不能提,实际是一味的放任,纵容。
这样的亲情从严格意义来说,应该是错位的,更是缺失的吧。
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焦虑内耗自己,还能怎么样呢?
从内心而言,我是不赞成这种和人交往的方式的。在我看来,无论任何一种关系,收和放都是有一定的原则和底线的,一味的妥协不是因为珍惜,而是因为无能和不负责任。
说到无能和不负责任。表弟也算是一个有文化的人,现在又是当领导的人,和外人相处看着很有能力 ,很有想法,但就是和亲人,和父母无法好好的相处。
以前看过一句话:有本事的人是向外生长的,这种人对外强势,但对家人往往比较温和。反之只有无能的人,才将自己最不堪的一面留给最亲的人,最在乎自己的人。我想表弟就是这样的人。不只表弟,姑父应该也是这种人吧,年轻的时候,在外当领导,风风火火,也算是事业有成。但回到家就不懂得和妻子相处。而小姑又作为一个家庭妇女,在自己的家没有地位,除了习惯妥协,向老公妥协,向儿子妥协,向自己的命运妥协,除此,貌似也没有什么大的魄力。
就这样吧,无论是闺蜜的事,还是表弟的事,或者说小姑的事,说到底都是别人家的事,我尽心尽力了就没有遗憾了。那年表弟出了事,小姑多次提出让我给表弟物色对象之事,我也积极去做了,这样的结果也不是我所能把控的。
这事与我也算是吃了一堑长了一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