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7论语学习述而篇第二十二则(78)

78#100天改变自己训练营

百天读书小组每日作业

【书名】论语述而篇第二十二则

【作者】孔子

1、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wú)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2、译文

傅佩荣注解

孔子说:“圣人,我是没有机会见到了;能够看见君子,也就不错了。”孔子又说:“善人,我是没有机会见到了;能够见到有恒的人,也就不错了。明明没有却装做有,明明空虚却装做充实,明明穷困却装作豪华;要做到有恒,是多么困难啊!”

“圣人”指人格完美又能周济天下的人。“君子”则是朝着这个目标奋斗的人。君子是达到圣人的中途站,要做圣人,必须先做君子。在孔子眼中,圣人要有完美的德行,还要有机会当帝王。《论语》里提到的圣人往往是尧、舜、禹、汤这些君王。

傅佩荣:有恒是走向善途的关键

“善人”是指行善有成的人,与“仁者”相近。“恒”是就择善的“固执”而言。有恒到一定程度,即可成为善人,亦即行善有成。但是,如果注意力转向外在得失,就很难做到有恒。

要做善人,就必须先做有恒的人。由于人性向善,要做善人原本不难,但是有恒是挑战所在。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是指一般人明明没什么学问,硬要装有,因为怕别人嘲笑。孔子指出的这三种毛病,将会阻碍我们的进步。

万事能不忘初心,才是人之根本。能认清自己的不足并正面对待,虚心学习,认真求教,才可能以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