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墩妈妈有件和让她头疼的事情,孩子喜欢玩水,可是到了每晚临睡前的洗漱让她伤透脑筋。
各种威逼利诱,想尽了办法无济于事。
这究竟是怎么了?

首先父母们必须知道一件事:
所有的孩子天性本能是喜欢接触水,玩水的。
除非在成长过程中,有与水之间或者洗澡这件事情上让孩子有过痛苦或者害怕的事发生过。
【敲黑板重点,值得看到此文的家长思考的问题】
孩子天性中本该喜欢的事,变成了不喜欢!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让孩子把本能变成非本能?
我们家长做了什么呢?
让孩子把本能的爱去玩水的事情做成了孩子不爱玩呢?
本能就会吃饭变成了需要动用各种手段催促利诱才能完成的任务呢?

【通常家长的做法和造成的现状】是不是我们在不断催促孩子呢?眼睛一直盯着孩子的没洗手没洗澡没刷牙没洗头。。。。。
【常见的家长惯性思维模式】赶紧完成洗澡的任务、赶紧完成吃饭的任务、赶紧完成作业的任务。所以开始不断催促:快快快,磨蹭什么,就你最慢了,谁谁谁比你快........
家长往往忘记了此时也是需要带着爱去关心孩子,真正的呵护。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进行程序:早上睁眼起来刷牙洗脸上学吃午饭上学放学写作业洗澡睡觉,变成了机器人似的
,孩子在过程中体验不到愉悦感。
我们把本应该的生活自然而然的流动,变成了程序化行为
【孩子的想法】各种催促之下,孩子认为这件事是个任务,是爸爸妈妈让我做的,体验不到置身事中的快乐和愉悦。想被不断追赶的小兔子们,应付来自家长的各种指令。
【影响和后果】孩子小的时候,我们通过唠叨打骂吼叫等等让孩子屈从与我们,他们没有办法与大人对抗,没法清楚表达内心感受。
等进入下一个阶段青春期,孩子没有被看见的部分开始爆发出来,形成对抗,家长只有妥协也只剩下妥协,我们愿意走到那一步吗?
【我们可以做什么】
基础版方法:针对困惑的事件和孩子商量着
按沟通步骤:
1..说出客观事实:孩子今天天气很热,我看你出了不少汗,身上有臭臭的味道了
2.妈妈的感受:妈妈担心你身上汗出多了,毛孔堵住会滋生细菌,皮肤会生病的
3.提要求期望,共同探究找到合适的方法:妈妈想你是不是可以考虑洗个澡舒服一点呢?或者和孩子商量什么时间洗澡他愿意。
进阶版方法:那就从现在开始,不断学习正确的养育方式,自我成长。这样就不会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状况。遇见问题,心中自然生出智慧去引导孩子且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我想,这也是群里所有父母所期望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