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和过去的生活,就是你今后的生活。它将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绝无新意。你生活中的每种痛苦、欢乐、思想、叹息以及一切大大小小、无法言说的事情都会在你身上重现,而且均以同样的顺序降临。”
思考:
想几个你在生活中已经固定的人生模式,你觉得造成它们的原因是什么?
你有和自己身体进行交流的习惯吗?如果没有,晚上洗澡时在镜子中观察一下自己的身体,和一年前相比,你觉得它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能在生活中感受到身体传递给自己的信息吗?
你所招引的人事物——吸引力法则
最内层的圆就是生命能量的来源。”
“而外层的这些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扮演、身份认同隔绝了爱、喜悦与和平!
那场关于能量的争夺是因为几个经理没有与自己的生命源头联结,需要通过向外求取的方式获得。这种对立不仅是能量的争夺也是ego(小我)与ego(小我)的战争,这种战争存在于一切关系之中。在这个充满杀戮的现代社会,很多强势的表现不过是用不同的方式夺取别人的能量罢了。但是跳出战场走出自囚的洞穴,我们会发现只要掌握了重新联结自己生命能量源头的密码,根本不需要去争夺能量!
那么该如何去接触自己生命能量的源头呢?老人提到生活中那些让人莫名感到亲切、舒服且对之产生好感的人,还有那些莫名让人生厌的人,这些潜在影响个人情绪的力量就是能量的源头,它们会不自觉地引导个体向那些和自己频率相近的人靠拢,而与那些和自己频率相悖的人保持一定距离,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便是这个道理。所以如果想要知道自己的能量震动频率,只需要看看周围被自己吸引过来的人就可以了。
潜意识初探
大脑每秒要处理四千亿位(bit)的信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只有两千位。所以我们才会有选择性地看东西并以此来体验世界的人事物。个体的选择则和从小受到的教育、信念、标准、价值观等的影响有关。
“因为一切都是能量的振动,而观察者又会影响被观察者,所以我们创作了自己的世界。”
经常不断重复做某件事情,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长期且固定的关系,如果长期处于生气、挫败、痛苦之中,这些负面情绪就会变成个体的固定情绪模式。更糟糕的是,一旦形成这种模式,如果很久不生气细胞就会有生理需求刺激你去发脾气。
命好不怕运来磨——潜意识中的人生模式
“潜意识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老人在墙上画了一辆马车,上面坐着一个车夫和一位乘客。老人用这幅图代表人生,马车的材质代表每个人的命,有人命好,有人命不佳。而马车所走的路就是每个人的运,有时康庄大道,有时羊肠小路,所谓命好不怕运来磨,豪华的马车走险坡也不觉得摇晃。在最前方的这匹马就是我们的表意识,表面上看它们好似有选择行进道路的权利,实际上它不过是一个自动化制约模式下的机器,而车夫便是导航系统,也就是我们的潜意识,但真正发号施令的是坐在后面的乘客,他才是个体的真我。那么要怎样才能突破重重障碍找寻真我并与真我沟通?老人提到应先把潜意识尽量带到意识层面,这样才能无限靠近真我。这就需要先去潜意识里面探寻那个被写好的自动化程序(auto-programming),把它带到意识层面来,让意识之光把那些没有用的人生模式破解出来。
人生来的性格倾向和后天的环境都会帮助我们在童年定好一些游戏规则,这些规则创造了我们的价值观和信念。
性格倾向×外在环境×各种教育×生活事件×前世业力(如果你信的话)=人生模式
之所以用乘号而不是加号是因为变数很多,特别复杂。
遇见难得的知音——以潜意识的表达方式
你不是你的工作、表现、成功、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从来不是真正的你,也丝毫不能动摇真正的你,要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
“梦不仅有警示和指引的作用,它还能帮助你宣泄情绪展现出那部分被自己压制的人格特质。”
“有很多看起来无足轻重的生活小事都潜藏着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你要去考某个行业的从业资格证,结果考试前事事不顺,其实这就是你潜意识里并不想走这条路的显现。” 如果你的人际关系总是出现相同的模式,不管你走到哪总能碰到同样的人与事产生同样的互动,这其实就是潜意识在支配着你的行为。”
“还有就是你不经意间说的话、做的事虽然表面上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但很可能它们才是你真正的想法。”
回溯童年的记忆——我们身体的障碍
细胞记忆,就好像接受器官移植后,病人会承接捐赠者的想法、脾气、性格等。同理,我们出生时经受的创伤记忆也会被我们的细胞保留。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一生出来就有母亲温暖的怀抱呢?所以那些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饿了不给喂奶,哭了不给安抚的现代教育是多么的残忍啊!
想想人从一个受精卵开始慢慢地长成一个细胞,进而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体,虽然每天都在变化,但是却一直在一个安全又熟悉的环境里。然而突然有一天,我们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和创伤,紧接着就与生命之源分离,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于是我们开始学习,也渐渐发现自己的身体与世界是分离的。我们开始发展小我,为了延续脆弱的生命而抓取这世上我们能抓取的一切。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天生就有很多莫名的恐惧,这种不安全感和剥离感渐渐地变成一种存在性焦虑,最终变成我们生活的背景音乐,无限循环。
如何去除这层身体上的障碍,这是去不掉的,如同黑暗常在一样。我们能做的就是用觉知之光去照亮它们。在这里的‘觉知之光’就是重新和我们的身体联结。我们一般人对自己身体只有5%的了解和控制,剩下的95%则是在潜意识的状态下用自动导航系统控制的。只要找回与身体的联结就可以帮我们扩大那5%的版图,从而找到更多的自己。而找回与身体联结的唯一方法便是和自己的身体对话,倾听身体的讯息。”
重新和身体联结——瑜伽与呼吸
运动过程中多关注做运动时的心态状况而不是仅停留在运动本身。所以无论是跑步、游泳、太极拳或者瑜伽,只要能够专心地关照自己的身体,运动就能成为一种冥想。而这些运动中与身体对话、联结的最佳方式就是静坐。
“集中注意力,把你的觉知带到身体最紧绷的那个部位,深呼吸、慢下来、每次呼气时带着意念和那个部位沟通,抚慰它,让它放松。”
“瑜伽最重要的就是呼吸方法,它比一切的姿势动作都重要。”
人的一生中呼吸的次数是固定的,所以呼吸越漫长的人,活得越久。
而腹式呼吸可以放慢我们的呼吸速度,因为在我们吸气的时候,腹部会突起,这时横膈膜就可以下降,按摩腹腔内的器官,并且留出更多的空间给肺部扩展,这样空气就可以大量地进去肺叶中。而呼气时,腹部紧缩,横膈膜被挤压向上按摩心脏,并且压缩肺部,把肺部的脏空气都挤出身体了。
坐车、开会、与人交谈时都可以练习,慢慢地胸腔就会越来越开阔,像是感冒等各种呼吸道的疾病也会减少。练习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关注腹部的起伏,慢慢地带动,时间长了就不需要太费心力了。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因,了解到我们在潜意识的支配下默默地创造了自己的世界,明白为什么总是会被一些固定模式所困,希望通过今天的阅读学习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关于潜意识的难题,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因其造成的困惑。
关键词:
能量,吸引力法则,潜意识,性灵与科学,人生模式,身体认知
要点:
世界由能量组成,可见的物质与不可见的声音、思想、意念、情感都有其特定振动频率的能量。
你会吸引与你的思想、情感振动频率相近的人、事、物,这便是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
我们的意识、思考、理性、判断、情感都是从潜意识中来,它具有强大的能量对个体的自我有完全的影响,而它的99%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能量的震动,而观察者又会影响被观察者,所以我们创造了我们自己的世界。
人生模式=性格倾向×外在环境×各种教育×生活事件×前世业力(如果你相信)。
你不是你的工作、成功,也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到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
找回与身体联结的方法:和自己的身体对话,倾听身体传递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