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那么对于写作素材的选择与处理,就会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了。这段时间读《三国演义》,又配合着读了《资治通鉴》中关于三国部分的内容,虽然还没有读完,已经感受到材料使用的着力点大不相同了。
先说说有名的战役吧!赤壁之战历来被认为是军事史上不可多得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浓墨重彩、大肆铺陈,把这次战役写的轰轰烈烈,风生水起,看过之后也让人感觉酣畅淋漓。作者用了7000多字来写这次战役,光是对诸葛亮登坛借东风的描写,就足以引人入胜了。“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鱼盂,仰天暗视。”非常强烈的画面感描写。然而在《资治通鉴》中却只有不到200个字的介绍。相比之下,悬殊已经非常明朗。
再说说有名的事件。三顾茅庐的故事,相信也是家喻户晓,刘备的求才之心,惜才之意,爱才之情在《三国演义》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作者也用了近7000字的笔墨,诸葛亮才盛装出场:“深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可是《资治通鉴》对于这件事的记述只有“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这更是一个巨大的反差。再说煮酒论英雄在《三国演义》中间也是重点篇目,但是在《资治通鉴》中也只有两句话。
我们还要说说有名的人。最想说的是周瑜了,因为喜欢读苏东坡的词,就初识了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多么英俊潇洒的一个人。可是在《三国演义》中他可不是这样的。在小学课本中选的《草船借箭》把周瑜写成了一个心胸狭隘、阴险歹毒之人。谋害诸葛亮不成,反倒被诸葛亮三气给气死了。
关于三气周瑜这个故事也曾经看过另外一个版本,是该叫做野史呢?还是叫传说呢?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故事本身的可读性。说是周瑜当时被诸葛亮给气死了,其实只是背过气了。回到军中他想将计就计,假意装死,让自己的军士把自己装进棺材里,然后通知诸葛亮来吊孝。等到诸葛亮进入灵堂时,周瑜就在棺材内拍打棺材板,作为信号,让自己的手下杀了诸葛亮。结果这个计策被诸葛亮识破了。诸葛亮穿着宽大的道袍前去吊孝。他偷偷地在袖子里藏了一些油蜡,一进灵堂,他就趴在周瑜的棺材上大哭。当时周瑜在棺材板的旁边留了一些透气孔,诸葛亮就一边哭,一边趁机用袖子遮住棺材,把那些油蜡抹在透气孔上,结果周瑜就被闷死在棺材里。手下一直等不到周瑜的信号,也没有办法杀了诸葛亮,诸葛亮就全身而退。
但是在《资治通鉴》中,周瑜完全是一个正面的君子形象出现在我面前。他为人大度,而并非像小说中间写的那样心胸狭窄。蒋干并非去盗书,而是去游说周瑜。他见到周瑜之后回去告诉曹操,周瑜这个人“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间也。”还介绍了一个人叫程普,他“数凌辱于瑜,瑜折节之下,终不与校。”都能够看出周瑜是一个气度非常大的人。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那句有名的话。”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是在曹操杀了吕伯奢全家后说的。因为这句话曹操也背负了忘恩负义、乱杀无辜、善忌多疑等诸如此类的骂名。但《资治通鉴》里对此根本没有记载。在《孙盛杂记》里记下了“宁我负人,勿人负我”的字样。虽然几字之差,但这句话的影响却悬殊极大了。
另外还有董卓残杀士兵、张飞鞭打督邮、吕布杀丁原等情节,在文学与历史中均有不同的面貌呈现给读者。那么作为看客的我们,什么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呢?其实无论是文学还是历史,我们都需要。“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一壶浊酒,一杯清茶,一本好书,用修用于剪一段时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