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日记】38:不是经典也重读
原创: 自在我读行 自在我读行 今天
今天早读,我为大家分享了《冰库棕狐迷案》。
这本书我已经读完过了,可双休日我又兴致勃勃地重读了结尾部分,不由大加赞叹。
全书第十章,作者安排前面出现的所有人物(嫌疑人除外)聚会,由小侦探杜纳为大家解释案件侦破过程。
我发现,他在介绍中,把前九章提到的很多细节都派上了用场。
比如,开头写到杜纳和汤米看到姑妈的长睡衣在晾衣绳上随风起舞。后来,姑妈被劫匪困在高塔上,正是通过这件长睡衣送出了求救信号。克拉贝尔画塔时,误以为是烟囱飘出的白烟,而杜纳瞬间就明白姑妈被困在了塔上!
姑妈去吓唬俩劫匪前,给杜纳留下一张纸条,上面提到棕狐和笨猪,正好暗示了绑架她的是谁!
作者的思路缜密无比,回头看全书时我发现没有一处闲笔。难怪此套书号称能开发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我看连我们成年人的头脑都能得到锻炼。
昨晚,我还重读了我2016年写的四本“日课”,发现里面有很多读书笔记。这些笔记详细记录了当天读了某某书的某部分,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上传了三本书的读书笔记到简书。
当年读的书其实并非本本经典,但因读得认真,留下了鲜活的体验。今天读来,仍然大受触动。比如这一则:
1月15日:读《照着想象去生活》第四、五章。作者笔下三种人生令人羡慕:一种是弗拉基米尔,一辈子读了一万本书,然后按自己的判断给每本书定价,摆地摊卖掉了一万本书;第二种是假想,带一千本书,买一群鸡,几只羊,到山上过一生;第三种是在云南深山办一所小学,每天看学生像一朵朵花聚散,这是他亲自去过的一个地方的事。搂大卫有自己的微博,边看书边关注他的微博,和作者聊聊天挺有意思。对读者不理睬的作家不是好作家。
读书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学生阶段,尤其是语文课,真的可以让读书成为主要的活动。从以上读书笔记可以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