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简说红楼之黛玉葬花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经典的桥段之一,讲述的是暮春时节,黛玉将收集的落花埋葬在花冢中的故事。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场面唯美,小儿女情调十足,给人以无限遐思,为黛玉圈粉立下汗马功劳。


宝黛葬花

《红楼梦》是在两个回目中写完了黛玉葬花的故事。第一次是在第二十三回,书中交待当时是在三月中旬,宝玉一个人坐在沁芳闸桥边桃花树底下的一块石头上偷看唐代传奇小说《会真记》,即《莺莺传》,也就是《西厢记》里的崔莺莺与张生的故事。正看得出神,一阵风吹过,树上的桃花落了宝玉一身,宝玉怜惜这些花儿,怕脚践踏了,便用衣服兜了落在他身上的花瓣,抖落到水中。正在这时,黛玉来了,只见黛玉“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看看林妹妹这身打扮,是不是很有点大森林里小仙女的范儿。其实,这就类似于小时候我们玩的过家家的游戏,只不过人家林妹妹玩得更加浪漫有文艺气息罢了。

宝玉便告诉黛玉,刚才自己将花儿撂在水里了,但黛玉觉得这种处理落花的方式不好,因为她认为大观园里的水虽然是干净的,但流到外面后水就不干净了,会把花儿遭塌了。她说自己在角落里挖了一个花冢,不如把花儿扫了装在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化了才好。

但由于黛玉看到了宝玉在看禁书,好奇心极胜的林妹妹便忘记了葬花的事儿,与宝哥哥并肩坐在桃花树下的大石头上看起了《会真记》。看完书后的宝哥哥借机用书中的词曲向林妹妹表衷肠,结果惹恼了林妹妹,骂宝哥哥欺负她,害得宝玉对天发誓半天,才把林妹妹逗笑了。葬花的事情也便被作者一笔“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带过,就此结束了。


葬花词

再次提到黛玉葬花是在第二十七回,当时黛玉因对宝玉有误会,使小性子不理他。在宝玉与探春说话时,黛玉走开不见了,宝玉准备去寻她时,因低头看到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便把花兜了起来,准备送到那天与黛玉葬桃花的地方。快到花冢时,只听见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得好不伤感。他便停下脚步,只听黛玉哭道: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有许多读者看了《葬花词》后,以其中的一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来证明黛玉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于这个看法,我是不敢苟同的。

如果认真仔细读过《红楼梦》文本的读者,应该很轻易地看出,黛玉虽然自幼失去双亲,独自居住在贾府,但在贾府受到的重视程度、被宠爱的程度是与宝玉相提并论的,所处的地位绝对是位居前列数得着的。

我个人认为,“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一句以及后面的一些相同内容的诗词,更多的是诗人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这就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诗句所要表达的效果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必须要记得,林妹妹可是大观园里才华横溢的大才女,是一个顶呱呱的大诗人。放在现在,头衔绝对是著名诗人,若是放在网络上,那就是炙手可热的“网红”诗人。为了达到相应的艺术效果,诗人在写作时的通病就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极尽夸张之能事,相信写过诗词的人都会深有体会。

当然了,生活中,黛玉虽然受到了位高权重的大家长贾母的极度宠爱,但她毕竟天生敏感,精神世界肯定会与有父母的孩子感受有所不同,加之天生就是来人世间还眼泪的,所以才会每天哭哭啼啼不止。也正是因为这种种的因素,曹雪芹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如此栩栩如生的唯美场景,让多少俊男靓女沉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NO:2018-35

于2018.9.2 16:5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黛玉的人设是整部书中最奇特的,四世列侯、五世世家的家族在和平年代却仅余一个孤女。一个柔美娇弱病态的女子却满腹屈子、...
    流云飞袖裳阅读 2,918评论 1 10
  • 黛玉的一首《葬花吟》应该算是《红楼梦》中很长的一首诗了,凄凄惨惨,哀哀欲绝,道尽了多少相思别离,诉尽了多少人生无奈...
    小闲云阅读 11,390评论 32 40
  • 从小到大,我们需要学习很多东西,但是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自然会开始思考怎样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一来能在有...
    邓文达阅读 477评论 0 1
  • spring官网spring包下载地址介绍文章spring简介:spring百度百科介绍1.方便解耦,简化开发通过...
    天空在微笑阅读 250评论 0 1
  • 1. 第一次见到翠,是在我家里。 翠被她的表姐领着,来我家借正装。她好不容易考上一个省会城市下属县城的乡镇教师,要...
    秦跑跑阅读 39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