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退力
秋风习习,秋意浓浓,望着遥远的阴山山脉,回忆似水年华,颇多感慨。
人生就好比爬山。爬山,需要专注力、意志力、刻意练习等等。
但是问题来了,人生除了爬山还有其他情境。比如,你在一个山头已经爬到顶了,怎么办?不管你怎么走,都是下坡路,很多人就被这样的山顶困住了。那这个时候,其实需要的不是理性的计算,什么专注力,而是需要一股外来的蛮力,一种随机性的命运无常,给你带来一次任意方向的震动,不管什么方向,都行,运气好的话,也许你就被震到了一座更高的山的山脚下。人生的另一种可能由此展开。
读到一篇文章,觉得很有道理。
有一只鸡,它想飞过在面前很高的栅栏,可怎么扑腾也飞不过去,试了好多次,面红耳赤,一地鸡毛。但是有一次它往后退几步,突然发现那个看起来很高的栅栏,其实只有一米宽,它是可以绕过去的··· ···
所以,在我看来,跟你眼前最近的一个目标保持一点距离,就是有趣的开始。但是要退开一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进入人生下半场,了解了这个世界并不是围绕自己转,这个时候遇到挫折,也许就不会再蒙头往前冲。
有时候,往后退一步,沉淀一下,说不定会发现更便捷的办法,能飞得更远。
决定人生层次的不是巅峰时刻的高度,而是触底反弹的硬度。
后退,就是为反弹积蓄能量。到了爆发的那一刻,后退力,如同火箭起飞时的推动力,让人飞得更高更稳。
在拳击运动中,拳击运动员都会在出击前先往后退一步,因为他们知道,打出一记重拳最好的方法是后退一步,借助后退力猛力出击,必会比正常的出击效果要更好。
其实在人生中也一样,拼了才华以后,我们也要拼这股后退力。
就像沙漠中生长的植物,拼的不是叶子生长的长度,而是根向下扎进土壤的深度。过分接近太阳,容易被晒干,而向下延伸的根茎,才会为植物吸取源源不断的水分。
后退,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后退力”,不是要埋没你的才智,而是为下一次前进时储备更大的力量。
“后退力”,不是让你一蹶不振,而是借机不断完善自我。
“后退力”,不是让你逃避问题,而是给你多一种选择的可能。
人生上半场,也许拼的是激情与执着,人生下半场,拼的就是你后退的空间与能量。
可是,我还没有跨步前进,谈何名退呢?
还是争分夺秒地努力学习吧!珍惜现在,完成日更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