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高校的年轻老师来我们行政复议局调研基层行政复议,大家坐着畅谈,便倒了一些苦水,无非就是行政复议共同被告之繁琐和机构改革后层级监督之乏力之类。快到尾声时,年轻老师叹了口气,“不知道行政复议法修订最后会作哪些调整”。“也许”,我迟疑了一下,迎着年轻学者有些迷茫和悲观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说,“但我真的觉得行政复议是最好的制度。”
我自己说完这句话,感觉外面的声音都静止了,寒冽的空气也在那一瞬屏住呼吸。仿佛身陷泥沼回头却突然看到天空,星河那么璀璨、月亮那么皎洁。曾经看过一个视频,描述了登月宇航员在漆黑深寂的月球望向地球的感觉,那是一个巨大的散发着无比浪漫美丽神秘脆弱无比的蓝色星球。那一刻人类的文明和智慧,已经超越栖息这个美丽星球的程度。人类文明,在种族战争朝代更替科技进步中升级,制度也在不断发展更迭,当然,对于制度,我并不是行家里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看了很久,总是不得要领。为什么我会突然脱口而出行政复议是最好的制度呢?
也许现在行政复议的制度设计都长在平衡良善的点上。她是民告官的制度,但不同于信访和古代申诉制度,她有一个精致的行政行为概念,笼罩神圣法理光芒。她肩负法律意义上的层级监督,但集中审理在司法局这样一个权力边缘部门,只能以法服人、以理服人。她是一个裁判者,现在很多时候又要站在被告席上,经历法院裁判和程序重重考验。她柔和谦逊,但既然法律赋予监督审查行政行为的职责,有时候便也有万钧之力。
当然,万钧之力,是我想象的。办理行政复议,也并不像想象中美好。我还记得上级组织培训时,一位参与过办案的政府法律顾问在做分享心得演讲时,当众揶揄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是夹在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还有一个经常替基层镇街答复行政复议案件的老律师,竟然打趣说我和另一位待在复议岗位上时间较长的同事是叫天鸟,听到这样的形容时,我自己也被自己在别人眼里的悲惨形象惊呆了。我只不过待在复议岗位超过了十年,虽然一直向往能去一个相对清闲的岗位,或许还能拣拾一下写作的梦想,但每次调解成功疑难复杂案件或者真正在复议过程中维护了老百姓的权益,收获充实。办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岗位,可是与法院里的法官们的努力扎实后的笃定不同的是,对于一些调解不了的行政争议,我们看起来就像是行政争议的搬运工。
在时间的消磨中消磨争议,在时间的缓解中缓解矛盾。有时候,行政权力如洪水猛兽,行政争议如脱缰野马,但一旦来行政复议,收下材料,老百姓便觉得还有个讲理的地方,期待来日方长。而很多时候,一旦有期待,事情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朴素的价值观对应着是全面严格审查行政行为,行政复议还不收钱,高效便民,外送负责人参加听证等实惠。我也许有些能感受到修订行政复议法是一件多么难的事了。(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