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号刘婷心流写作营第十九次打卡
如果不是因为听了丽晓老师的《心流体验的创造、捕捉、分享》一课,我都不知道年前临近期末考试上的那三节课之后的我竟然是心流的强烈体验。心流的定义是:表现最杰出时那种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的感觉,我有,另课上完之后的我还觉得有一种特别酣畅淋漓之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话要还得从年前期末考试说起:
2019年高一的期末考试,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全市统考,从学校到年级到班级,各个层面都特别在意,更别说家长了。所以期末复习有多么重要就可想而知了。可是悲催的是厚厚的一本《中外历史纲要》共29课,每周两课时中间还经常被耽误的情况下,竟然让历史组正好完成新课的学习,没有预留出足够的复习时间。没有复习的考试是不道德的考试,何况又是历史这样需要多背诵就能见效的科目。高一期末考试也主要是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通一遍课本异常必要。这种情况,我决定不能随他去,而要想办法无论如何要带着孩子们把课本通一遍,即便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也要赚个心理安慰,对学生也是个交代。
这样打算之后,我就下手准备起来,29课,加上周末加班仅仅三节课时间,我怎么能把内容如此多、知识如此繁杂、时间又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能带着孩子们过一遍呢。我想了各种办法,最后决定还是根据课本顺序,毕竟孩子对课本还比较熟点。按时间顺序进行梳理,倒推进行,先21到29课,后16到20课,最后1到15课,这样就是按古代、近代、近现代划分。与平时讲的框架一致,由于内容太多,就不让学生翻书,翻书来不及,让学生把头抬起, 眼睛紧紧盯着我,我边提问他们边讲,要求他们会的一定大声说出来和我呼应,不会的就听我讲,说到具体哪一页,语速相对较快,一鼓作气硬硬的把29课内容用三节时间串讲完毕。每一节全班50人眼睛齐刷刷盯着我,声音一会忽大忽小,但都齐刷刷,会的就大,不会的就小,全班一盘棋。整个过程,我没看一眼书,没卡壳没中断,没有丝毫错误。学生惊的目瞪口呆。要知道这是新教材,对我也同样是新的。一节下来,学生掌声雷动,纷纷惊叹:老师你怎么记住的,我也就哈哈大笑起来。虽然课堂45分钟始终站着,始终说着没有一丝停留,虽然还连上三个班三节课,竟然满怀欢喜,没有丝毫疲惫之感,我这才知道这就是老师说的心流啊:
首先我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带着学生通讲整本教材,我愿意为之付出,下了大功夫备课,那几天注意力就集中在这件事上,其次我看到了学生惊诧的眼神和他们对知识点的再次熟悉,他们也给了我即时的回馈,好像满足了我的虚荣心。再次课堂上我全神贯注在讲课上,竟然完全顺下来,且没觉得累。这不就算是在一种忘我的状态了吗?而且当时的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好到现在回头去梳理都兴奋不已。真是切身体验了一把心流,这也是老师所说的工作之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