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创造了工具,而后工具改变了我们”
因为无论是工具、方法论还是知识,都是我们用来理解、观察世界,将未知解释为人类可以感知或理解的东西,将不确定性转为确定性。
当人类将确定性的工作做到极致,会消灭不确定性么?并不会,反而需要更加直面不确定性,而且无论态度还是方式都要有所变化。
在古代,人类将不确定性具现成神、仙、佛,并对他们进行人格化的处理,给予其喜怒哀乐和欲求:发大水了是龙王对贡品不满意;地震了是上天对天子德行不满意;古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掌控力,用迷信的方式尝试理解并影响未知。
进入工业时代,人类开始信仰科学,认为可以用数学、物理等学科解释一切,除了两朵乌云,然后确定性的大厦崩塌了,上帝掷骰子么?我们知道了在量子领域,逻辑和因果毫无意义,结果可能是混乱而概率的。但在人类可观测的维度,受到经典教育、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我们还是习惯性地去寻求确定性、安全感,对不确定性避之不及;
步入数字时代,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当我们足以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后,对集体来说概率和逻辑其实本质是一个东西:个体根据自己的学习和认知,获得逻辑,并依据自己的逻辑行事。而在同一社会下的个体,逻辑的形成在文化、法律、价值观等影响下是趋同的,也就是社会同一性,但在细节的理解和执行上有所区别,也就是个性和偏好。
比如我们都习惯了一日三餐,但每顿如何选择吃什么、怎么吃,是没法统一的,大家选择的逻辑也都不一样。
一个复杂系统里不同个体的交互,会因为每个人逻辑上细微的差别,就导致最终行为之间的关系从逻辑问题变成了概率问题。
比如我打了你一拳,你不会一刀捅过来,这是受到社会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必然这样决策,如果我们放在整个中国社会来看,可能10%的人会默默走开,30%的人会跟你吵架,55%的人会选择打回来,而最后5%的人会做出什么则完全无法预测。所以你看,当这件事在对个人进行判断时,要用当事人的逻辑去进行预测,而当对群体进行判断时,预测就不再是逻辑问题,而是概率问题,逻辑是对概率的收束。
对应的,逻辑与概率也应该被区分着使用。比如假设工作上认为某个学校毕业的人更靠谱,用概率去判断就是合理的,但是对某个人进行评价时,并不能因为是该学校毕业的就默认为更靠谱,因为一个集体的概率结果不应用来评价个体。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依据概率与更多该学校毕业的人合作,但对每个人都忽略对方的其它信息,只用合作的过程和结果去评价。
用逻辑理解和判断个体,用概率理解和判断集体。
随着知识水平和工具能力的进化,人类整体对世界的认知能力也会逐渐提升,就像科学家在几十年前研究微观世界时就已经放弃用感知而使用数学公式理解量子力学。在AI等技术像手机一样成为必需品的未来,普通人也会被工具影响,不可避免地需要学会用概率、随机而不是逻辑去理解世界。